人需要总结和回顾。这是我在简书第三篇关于写作的感悟和收获,本来是絮絮叨叨地写了很多之前写作的经历,现在还是想简洁一些直接进入正题。从6月5日我重新注册公众号写下第一篇文章开始,到今天是108天。原本只是想坚持一个关于写作的梦,没想到过程中收获的远不止此,愿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共勉。
写作经历:
像很多人一样,我最初是在公众号上写作。去年5月份的时候,我曾经注册过一个公众号,后来一年时间只写了四篇,公号的名称也取得不好,所以被我废弃了。今年的6月5号,我重新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开始写作,并且马上发到了朋友圈,自此开始了坚持写作的这条道路。在公众号上写了十几天,发现粉丝颠来倒去只限于亲戚朋友,不知道该怎么突破才好,后来机缘巧合看到剽悍一只猫的简书写作经历,于是开启了简书之路。
像大多数人一样,爱上简书,始于颜值。页面真的非常干净,纯粹就是文章,阅读体验和写作体验都是极棒的。后来开始在这里写作,迷恋于投稿,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惜,不了解简书,投稿方式完全错误,所以一次次被打击。也看首页热门,但是,感觉鸡汤我不行,干货我没有,只好继续做自己。第一次上首页是一篇关于心理学的文章《越是禁止,越是放肆》,第一次过首页,和所有简书小白一样兴奋到不行,在朋友圈截图,幼稚得跟小朋友一样,被推送首页后,没啥人看,记得是97的阅读量,3个点赞,有一个还是自己点的。(当然,你现在看到的可能不一样了,因为随着粉丝增加,大家愿意去看我其他的文章了)。基本上探索了十几天以后,我在简书的写作之路才稍稍开始顺畅起来,因为首页通过率变得高多了。这期间,是很多次地被打击,但是只坚持了一件事,就是继续写,以及注重有价值地输出。
什么叫有价值地输出?我的理解是有意义的,别人看了你的文章或是有共鸣,或是有启发,或者有感动,那都叫有价值。
我在简书上真正开始有起色是因为写《甄嬛传》系列的文章。第一篇关于《甄嬛传》的文章是《迷惘于人际交往?不如跟着甄嬛娘娘好好学一学》。基于我对小说原著的阅读和电视剧的理解,我总结了一些甄嬛的人际交往方面的事宜,大家反馈还不错,然后第三天写了《<甄嬛传>是如何用花来暗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没想到意外有点小火了,阅读量首次上万,并且被不二大叔说的微博转载了,意林18期也发表了我这篇文章,青年文摘的公众号也找我要过授权,这是我真正感觉到坚持写作,以及写自己擅长的东西的收获。
后来,断断续续一直在写关于《甄嬛传》系列的文章,伏笔,说话之道,在收获粉丝和点赞的同时,大家的肯定和鼓励让我倍加感动,我终于知道,写作这件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我的读者跟我一起。也因为粉丝的激励,我开始写《红楼梦》系列。虽然这个系列点赞量始终不高,但是每写一篇,都感觉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所有从前未曾思量过的都在写作的时刻进行了再转化,再加工,连我自己都惊讶地发现,就算不是红学家,普通的读者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品评《红楼梦》,这是我想都没想过的事情。这件事,要归功于所有鼓励我的读者。
8月10日,我申请了入驻今日头条,选的类型是文化,因为要尽量垂直,我所写的文章越来越偏向于某一方面,不再什么都写了。在那里,我收获了几篇10w+的阅读量,我这才发现,原来只要内容好,普通人也可以写出那个遥不可及的数字。8月23日,我通过了头条号的新手期;8月25日,我拿到了公众号的原创标志;9月18号,我拿到了头条号的原创标志,这一切小小的成就,就像是我闺蜜说的,正在往更好的道路上前进。我感谢自己三个多月的坚持。
关于写作习惯:
我经常看到很多人说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我想也不一定那么精确吧,但是时候日长,你所坚持的东西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比如写作。最开始要写作的时候,的确会有很有烦恼。比如如何寻找写作灵感,写作素材等等。我最初是这样做的,规定自己每个月都要读几本书,要看几则新闻,听一堂课(TED等),读一首诗,一阕词等等,这是输入的东西,在输入的过程中确实是可以找到一定的灵感,积累一定的素材的。比如有一天,我读陆游的《钗头凤》,我就想到了关于那个婆媳的问题,然后就此写了一篇文章。不过,后来,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之后,我不再强迫自己每天都要做这样的事情了。因为大脑已经习惯了自动去搜索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就像有一回,我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一篇写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文章,读了之后很不以为然,想要求证说法,然后就开始读原文,看电视,看了之后果然觉得可以有所辩驳,所以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的看法(见《真假美猴王之后,六耳猕猴真的取代了孙悟空吗?》;再比如我看到大家在看《微微一笑很倾城》,我后知后觉地也去看,但是看了之后没过几天,我就冒出来一个灵感,要写他爸妈是如何培养他的(见《从细节看肖奈爸妈是怎么培养出一个“大神”儿子的》);看《小别离》,真正有感而发,于是写了一篇《小别离:中国人为什么活得那么累?》;这些文章,让我明白,并不是只有系统专业地输入,比如去看书,报班学习知识管理,写作运营之类的才算真正地学习,那些你用来打发时间或者娱乐消遣的事情,同样可以成为你的写作素材。只要坚持训练大脑一段时间,就能够养成这种习惯,从任何地方去挖掘你的素材和灵感。
关于赞美和抨击:
写了《甄嬛传》和《红楼梦》系列,我收获了很多读者。很多人说我逻辑思维很强大(我以前从来没这么觉得过,感谢大家对我的赞誉),有些人说我很细心,读书就该这样读(我本人非常赞同精读)。也有些人因为我的文字关注我的公众号,或者直接留言,简信想要加我为好友。因为数量有点多,所以好多我都忍痛拒绝了。我在简书上有个原则,就是以文会友。我希望加好友能在互相都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的读者中,有个很蕙质兰心的姑娘,她会很认真地评论我的每篇文章,并且加上自己的见解,我再看她的文章,文笔优美,思想顺遂,两个人在文字中互相吸引,真正做到了以文会友。所以我主动加了她的微信。
关于大家的赞美,我都当做是大家对我鼓励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的是,不仅仅只有《甄嬛传》和《红楼梦》系列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我在往更广阔的方向走。小说,影评,书评等等,我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做到用文字写出深邃的思想来,那时候,我才觉得自己真的像个写作者了。
还有关于抨击,其实这件事我遇到的还是比较少的,但是也有。我以前心理略脆弱,不大受得了跟自己的不同意见,心里会耿耿于怀好久。但是自从写作时间越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好。首先,我学会了判别,跟你不同意见的人到底是客观有立场地在就事论事,还是纯粹是一个对社会不满的网络喷子。第一种,大多数情况我会跟他/她文明地辩论,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对方真的说得有道理,我绝对接受。第二种,大家就不要理会了。
我有遇到过说我写这种无聊的文章干嘛,没事找事;有说我是无聊的阴谋论者(简书的官方微博转了我的《你真的以为李纨是个老实人吗?》并且@了我的微博,有个读者转发并说我是无聊的阴谋论者);还有一些我想不起来但是没有就文章而论纯属表达不满的,我的选择是,一笑而过。不跟他们/她们费劲辩驳,是我们作为理智者的最大善意。
所有热爱写作和阅读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