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中国年文化的魅力从古至今传承。
先来个小插曲,这可是真的呢。家里年货我没动手,主厨亲自筹备,一应俱全,这两天一家四口在家,也不用出门买东西,不知不觉就到腊月二十吃完晚饭,突然记起明天大年三十,我看向主厨:“明天年饭准备什么?”,明显看见主厨一脸茫然望着我,我惊讶:“你不会忘了明天是大年除夕吧?”好像真是哎……
对不起,大年,我差点把你弄丢了!情绪可以传染,如今,富足的生活提前消耗了对年的渴望,忙碌的疲惫也削减了对年的热情,于是难得的几天感觉就是放假。
还好还好,只是一个不经意的恍惚,年如期而至,根深蒂固,今年的年饭遵循有年味但不奢侈,人生,需要仪式感,几道菜,一杯奶茶,几盅小酒,围坐一起,年味融入其中,却也小有惬意,此时此刻如此静好,甚妙。
让年红起来,动起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除夕”,以新易旧曰除即去“除”,“歺”本指日幕引伸为夜晚,“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夜”,旧岁去,新年来。吃完年饭去贴春联,今年特意选了手写春联,纯正的红纸,飘香的墨汁字,简洁大气中回味儿时的年味,带着欣喜和虔诚的心端端正正贴好,然后挂福字,两条小鱼戏新年,卧在鲜红的福字上,愿这温暖的红色借年的吉祥,渲染你,我,他(她),愿五福里的福气,福运隔屏传递,牛年福气冲气。阳台上有别致的红红的灯笼高高挂,那耀眼的红瞬间点燃了年的气氛。
日月轮回,岁月变迁。年,以热闹和喜庆,以团圆和祈愿为基调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人共有的一种仪式感,不管怎么发展,怎么变迁,祝福不变,团圆,健康,平安永远是主题。时光留温,岁月有痕,年复一年的仪式感,在团圆中汲取亲情,在祝福声中串联友情,在流动中消解乡愁,在温暖的红里缓解压力,新的一年再出发。
第一缕春风已经羽化成春天的翅膀,带着希翼,随空气抵达每个角落,让这个除夕明媚而温暖,深情而饱满。就着春的脚步,揣着年的祝福,走过阴历2024,迎接灵动的2025,温暖相伴,四季相随。大年夜,一个万家团圆,看春晚守岁,荧屏互送祝福,看孩子们燃放烟花,将天地笼在烟雾中,包裹2024旧岁的所有,当子夜的钟声敲响,举国同庆,全家同乐。
往事尽付杯中,难淡亲情浓。春意又上枝头,画卷展从容。
大年初一,新岁启封,福泽满盈,韶华长驻。2025,愿我们被喜乐环绕,顺遂无忧,富足安康,岁月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