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乡村专栏编辑:文言明语
推荐语: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地变迁,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作者笔下的乡野年俗,为我们展现了老一辈人留下的一些代代传承着的习俗。作者从年前的扫房子、蒸包子、炖肉、贴对联、挂灯笼等到大年初一燃柏楼、放鞭炮、祭祖、行跪拜礼,一直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准备的社火活动,及小孩子的“试灯”“烘灯”,将一个与城市无关的年俗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端一起品味下不一样的年俗吧。理事会乡村专栏推荐!
时代变迁,岁月更迭。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一年一岁一切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而在我们这里的小村庄,老一辈人仍然保持着他们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年俗,每每年关,惯性地传承着一些年复一年的旧俗。
“过年喽,过年喽,过了腊八就是年......”巷子里玩耍的孩童欢欢喜喜得一边飞快地疯跑着,一边不厌其烦地说唱着。
每年腊月二十左右人们就开始扫房子,这也算是除旧迎新的开端。房间里的床、家具、桌椅等零零碎碎的物件通通全都搬到院子里,戴着报纸折好的帽子,戴付自己织打的手套,拿着长竹棍上布条紧紧绑着的扫帚,嘴巴和鼻子蒙上条薄薄的围巾,从房顶到墙壁哗啦呼啦齐齐地扫过,好像要扫掉过去一年的晦气,敞敞亮亮地迎接新年。忙活了一天,趁着太阳落山前再把掉了漆的墙皮再滚上一层乳白色的涂料,干得差不多的时再把搬出去的物件一一搬回来。
巷子里,老人家们有的坐在铺有自己缝制的棉垫子的石凳上,边沐浴着耀眼温暖的阳光,一边娴熟地剪着窗花、美艳的福字,以及栩栩如生的生肖,或纳着厚鞋底,绣着虎虎生威的虎头鞋,或是在红似火的裤带上绣着“吉祥如意”。或是做几副软绵绵的套袖,给孩子们织几副手套或做些喜庆的小玩偶、香包等。现代的人们不再做衣服鞋帽,则改成了绣十字绣。
扫完房子第二天去集市上买些准备过小年的食材,头天晚上奶奶、妈妈就打酵母发面,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和面揉面蒸包子蒸馒头,邻家的几个婶子围着单人床般大小的案板,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捏着包子,有圆的、有长的,因为长包子馅儿比较多,所以比较受青睐,大多人家包的都是长长的大包子。全部捏完后就一个个放在烧得暖暖的炕上,盖上帘布等待二次面醒,伙房那边也在有条不紊地烧着柴火等待包子装篦上锅蒸。因为要给本家其他亲戚和相邻里送,所以每次都蒸八篦子左右,有的人家可能会蒸到12篦子左右,高高的笼圈一层套一层,在最顶端锅盖上拿两块砖头压着,并在每层笼圈相接的缝隙一周围上长长的一层浆布,以防漏气。大约45分钟后,包子出锅,大家围坐一起边吃便啧啧称赞蒸得好,然后蘸着放有蒜末白芝麻的油泼辣子,吸溜吸溜地咀嚼着,仿佛这就是人间美味。
过完小年,又该陆陆续续准备年货、杀鸡杀猪宰牛羊、炸丸子、炸鱼块、炸豆腐片、腌泡菜、发鱿鱼、还有拌凉菜,一般都是些藕片、海带、腐竹、海蜇等。过年来客的时候熟食稍稍加热,凉菜再浇点热油就可以上桌了,也就不用慌慌忙忙地准备了。
最重要的年前准备则是蒸礼馍(即花枣馍,走亲戚要带的馒头)和枣糕(每层面饼上摆满大枣,一层叠一层,共三到五层,最上面一层再放一个小枣馍)。在村子里的人看来这都是头等大事,出门的时候每家都要送八个。枣糕则要留着晾干,待到蒸月十五后才啃着吃。
除夕夜当天,叔伯们先是糊浆糊,然后写对子贴对子、贴门神、挂灯笼、搭柏树枝(即柏楼,像圣诞树那样),扫庭前屋后,收拾后院。打扫完后,本家的男丁则要去墓地给去世的先人烧纸钱。妈妈婶子们则在伙房和面炸油酥嘣或馓子或麻花,或拌馅、包饺子,而且还会在其中几个饺子里放上小硬币,并清洗茶杯、拾掇准备待客的年货。
吃过年夜饭,又要去庙里拜拜、烧烧香,祈求来年的时来运转、幸福和满。从庙里回来后就噼里啪啦地放一阵子鞭炮,并倒贴福字,贴年画。然后熬夜守岁,过了十二点给每个孩子发压岁钱。孩子们则兴奋地试着新衣服、新鞋帽。
大年初一,起床后先放鞭炮燃柏枝,空中可以看到一条条闪着光芒的燃放的爆竹,像飞舞的小长龙,空气中弥漫一股浓郁的呛人的气息,小孩子或躲在屋里或捂着耳朵站在房门口胆怯地掂着脚尖远远地望着。
放完爆竹,先去敬祖先,只见父亲毕恭毕敬端着枣馍和饺子放在祖辈的遗像前,等他们吃完小辈才可动筷子。吃过早饭就可以敞开大门出去拜年了,到了晌午还要提着装满祭祀用品的小篮筐去墓地里敬献。拜年的时候都是一家子的本家小辈成群结队去给长辈拜年,长辈们先都在家支应客人,完了才去串门。小辈们问过年好,然后排队领长辈发的压岁钱,要磕头谢礼。同族自家拜完后就去街坊四邻家拜年。中午大家围坐两三桌吃个大团圆饭,下午继续拜年。
旧时拜年特别隆重,行作揖跪拜礼,拜祖先拜长辈。按辈分从上往下拜,一个个磕头跪拜,八九十年代这些礼节基本上就取消了,直接以“新年好”“新春快乐”替代了。
大年初二大小媳妇要回娘家。一大早妈妈叫醒我们穿好衣服、吃完饭就要去姥姥舅舅家,当然我们都是要抢着去的,因为舅舅家有丰盛的午餐,压岁钱相对而言也是比较丰厚的。回来时还会带好多核桃、水果、糖什么的。自然舅舅家是比较远的,爸妈骑着自行车,骑一会歇一会,大点的孩子就要下来跟着走一段路。
初三到初六七去大姑小姨等其他亲戚家拜年。因为一上午要去好对家,所以放下礼,喝杯茶,聊两句就匆匆赶往下家,赶中午饭前要拜完,然后去约定的亲戚家吃午饭。
在孩童幼小的心灵里,过年意味着穿新衣、戴新帽,压岁钱和平日里吃不到的好吃的。只要能去出门(走亲戚),走几里地也是心甘情愿乐开花的。
小时候过年,近的亲戚家走着就去了,远的就骑着自行车,爸妈一人骑一个,前面带一个后面带一个,坐在后面的孩子要先把头挨着自行车的座压地低低的,以便爸妈的腿能绕过去,否则后座的孩子就会掉下去。后来换成了辆后座带撑子的自行车,可以一边坐一个孩子。
自行车前面的筐里放着个竹编的篮子,里面装有捏着花边和小鸟的八个花枣馍,外加两盒糖片或煮饼(圆形,外面裹满了厚厚的一层黑白芝麻,里面则是拉丝的糖,软软糯糯的一种地方特产)。每年的年跟前,集上那条路边的几户人家就是家里支起大铁锅化糖水做煮饼,八个或十二个一包,用纸包好,正面再盖上红色的喜庆纸,系上袋子,就可以售卖了。
初五的时候送灶王,倒垃圾及放完鞭炮后的残余。村里的习俗是大年初一到初五为“破五”内,不向别人借钱,不往门口倒垃圾,所以垃圾都是攒到初五才倒掉,也讲究初一不洗头,不允许剩饭,怕把一年的福气都倒掉、洗掉。离婚的姑娘除夕大年初一也是不允许在娘家待的,据说是怕晦气冲掉福气。据说在四五十年代以前,垃圾都倒在村外大路中央,让车马碾踏,去污秽。
到了十二三,又张罗着过十五,做汤圆、炸糊糕(把蒸好晾凉的红薯去皮,搅碎拌上干面粉,用勺挖出一块,搓圆拍扁,然后油锅炸,吃的时候,放盘子里蒸一下,出锅后撒一把白糖就可以享用了)。有的家里还要蒸些包子。外婆都要给外孙送灯笼和香花(小烟花)。
正月十四五,欢欢喜喜耍狮子,闹元宵。十四晚上打着灯笼在巷子里四处游逛,比试谁的灯亮灯漂亮,俗称“试灯”。有的则去街上看烟花。十五正灯,十六烘灯。因为那会灯笼都是纸糊的或者绸布做的,里面点的蜡烛,十四五玩够了,十六晃晃蜡烛,把灯笼燃掉。街上还有有踩高跷、背冰、舞狮子、敲锣打鼓、还有戴着十二生肖的面具游等各种社火活动,娘娘庙、关公庙里搭了大戏台,人山人海,热热闹闹地看着蒲剧。
出了正月,啃啃干枣馍,剃个头,整个年就算过完了。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该下田的下田。春风依旧,习俗流传。街角巷邻欢声笑语逐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