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春城,花香未央。带着一丝歆慕,一丝景仰,些许迷惑,些许请教之心,我参加了吉林省教学新秀的培训与选拔。一路虽是风尘仆仆,比赛虽是时间短暂,此行却恰似缤纷落英,秀色可餐,且智慧满满,正可谓“释心灵远航,弄花香满衣”。
“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张玉新老师在培训中讲到自己当年备课时如何针对教材进行抄写、阅读、分析、批注,让我对教材的解读有了新的认知——教师须努力提升教材的价值。分析教材是一名语文教师备课过程中再简单再平凡不过的事情,我们不仅会努力做到正确把握教材内容,而且也尽可能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然而,读懂教材易,读出新意难。我们深知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教材,却不明白教材价值的发挥也离不开教师的个性解读。《张玉新讲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以对教材的处理为例,虽然可以从大量的教参书入手,但更好的途径是从教材本身入手,亲自嚼这块馍……抛开教参,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用自己的感悟从事常规教学活动,能把教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般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常规教学的高层次。”我想,像这样将简单的教材分析转化为彻底的个性解剖,让平凡的常规备课成为经典的研究积累,才是教师与教材之间真正的相处之道吧!时代在进步,人对事物的认知也在改变,未来的教学中,我们都应坚持阅读课文原著,用发展的眼光对教材进行创造性解读,努力挖掘和提升教材的价值。
“睁开文学的眼睛,唤醒诗意的耳朵”。读了延边二中王洁老师的一曲《新秀赋》,方知何为笔下自然流淌出的诗意。目前,许多学生不爱上语文课,更头疼写作文。在他们的印象中,语文课主要是翻译课文,背知识点,做病句题……“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确,我们的许多语文课正在逐渐失去语文的文学性和审美功能,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也在苦恼中思维懒惰,笔下难成文。甚至将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政治课……“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应该源于文化底蕴的厚积和语言功底的修炼。相信,王洁老师能够在归家途中信手拈来这篇《新秀赋》,定源于她坚持不懈的熟读精思与时时而著,她的语文课一定充满了诗意与生命的感悟。记得一位语文名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语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懒老师怎能培养出勤学生呢?未来的教学中,还须不断为自己施压,读书,写作,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使自己的语文课活泼而有诗意,并于诗意的语言中提高审美情趣,于诗意的情素中文思如泉。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面对紧张严密的考试,为了那一纸不知是否应该属于自己的荣誉,有渴望,有惭愧,有努力,有放弃……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淡定从容?有多少人在坚守教师的生命底色?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一名班主任,我必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成长,因此,我真的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完美自己的心灵。不断追求教育本源,不下教育之外的功夫,越是渴望成功,越是需要从容。教师,是一场历久弥新的修行。我们必须努力提升自己为人师的人生境界,才能培养出“心灵美好和精神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