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网传又一明星吸毒被抓,好像明星吸毒被抓的还不少,人究竟为什么会吸毒呢?
我的回答是:
人之所以吸毒,是因为吸毒所能获得的快感实在比性爱所能获得的快感要多太多了。而且吸毒者多数或家庭不健全,或学历低,或人际圈子中有怂恿自己吸毒的人,或不喜遵守规则爱寻求刺激。他们长期吸毒后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这两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了不下两百个吸毒者,毒贩我也接触了有十来个。接触吸毒者,同时也就了解了他们的家庭背景,他们的人际圈子,他们的吸毒史。可以总结出来的共通特点有这么几个:
1、大部分吸毒者家庭不健全(父母离异或自己离婚);
2、如果家庭健全则该吸毒者学历偏低(一般是初中以下);
3、如果家庭健全且学历不低(高中或高中以上)则人际圈子中肯定有怂恿自己吸毒的吸毒者甚至是毒贩;
4、开始吸毒时都以为自己能戒掉,只是当时心情不好通过吸毒来解闷舒缓压力;
5、不喜遵守规则爱寻求刺激;
6、吸毒后脾气开始变得糟糕,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7、超过半数的吸毒者在结束强制隔离戒毒之后又会复吸。
那么,吸毒者究竟为何会复吸呢?
这就得先了解两个东西,一个是内啡肽,一个是多巴胺。内啡肽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而多巴胺是脑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影响人的情绪,使人感到身心愉悦、兴奋。
不少人谈吸毒成瘾,要么只提内啡肽,要么只提多巴胺,其实都不完全准确。因为吸毒成瘾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机制在进行调控,不是简单的多巴胺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就完事了。
如果非要简单描述这一调控过程,就是:人吸食毒品——多巴胺神经元受到刺激释放多巴胺,阿片肽神经元受到刺激释放内啡肽——多巴胺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完成奖赏效应,内啡肽作用于多巴胺上的阿片受体触发多巴胺神经元的神经活性发挥奖赏效应——多巴胺神经元受到伤害——阿片肽神经元分泌内啡肽发挥抗伤害作用和药物强化作用。
如果单纯以多巴胺的含量来量化快感的话,品尝美食可以提升人体内多巴胺含量到50%,性高潮,可以提升多巴胺到100%。可卡因,可以提升多巴胺到350%;冰毒,可以提升到1200%。也就是说,将你感受过的性高潮给你的快感乘以10倍,都达不到冰毒带给你的体验。
毫无疑问,体验过这样强烈快感的吸毒者,他们又如何能轻易战胜自己的心瘾而不再复吸呢?更何况,随着吸食毒品的时间和次数的增加,当吸毒者不再吸毒时,他们会产生戒断反应——吸毒时的快感有多强烈,产生戒断反应时就有多痛苦。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他们只能继续吸毒。
同时,重新回到那个有人怂恿自己吸毒的人际圈子里,他们想不复吸都难。
其实明星中吸毒者并不算多,只是因为明星中一有人吸毒必然会被各大媒体报道,才会给人好多明星都吸毒的感觉。明星也是人,而且是压力大于常人的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有明星吸毒,并不奇怪。
有人说,也许是那艺人不经意间抽了别人给的一支兰州,这才染上了毒品。我觉得,这个可能性还真存在。一般来说,吸毒者第一次吸毒时是主动获取毒品的要远远少于他人免费提供毒品的。
在第一次吸食毒品后,吸毒者往往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会是那个漏网之鱼,直到落入法网,才追悔莫已。
我就曾亲眼目睹一吸毒长达两年的吸毒者被依法处罚时跪地求饶,眼泪鼻涕一起流的样子。那样子一点也不可怜。因为我知道吸毒者一转身就会忘了自己信誓旦旦的誓言,因为我知道吸毒者为了一己之私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因为我知道吸毒者撒起谎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就在上个月,我接触到一个毒贩,他原来只是个吸毒者。后来,他以贩养吸,直至祸害整个村子。他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而那些被他祸害的同村人,却再也回不去原来的简单生活了。
本文首发于 一个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