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通过外在可见的形式和内在精神的培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更在日积月累和润物无声的交织中逐渐影响着整个班级学风与班风的形成。
班级的管理与教育的开展需要班级文化建设做为配合,以此在日常中起到如细雨春风般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那么如何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以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就值得我们去探索与深思。
一、理念为纲——从立德树人出发,落实核心素养
1.正面引导,以人为本
在新课改的当下,需要摒除传统的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推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品行上的差异,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学生、感化学生、激励学生,并在此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此才能培根铸魂育新人。
2.抓住基点,落实素养以立德树人
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点,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最终目标来推进落实。一方面,班级文化建设需重视物质、制度及精神在不同层面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形成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班级文化建设规范,最终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班风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另一方面,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外在生存学习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而班级文化所渗透出的思想理念往往可以使学生在相应学段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实际实践——从物质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集思广益,自主性见于物质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应在物质层面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一个班级刚成立要有建设“家”的感觉。第一节班会课可以主题讨论会的形式开展,让全体学生围绕“如何布置我们的教室”进行交流,班主任在旁认真记录、引导提议,如此,只需一节课的时间,就能从外在形式及物质层面上首先完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初步设想——小到班级走廊置物架,大到班级图书角的成立……
新初一入学之初通过这样集思广益,最终班级全体同学商讨产生了关于垃圾角卫生管理、建立“图书角”与装饰“绿色植物”等班级建设点子,随后班干部,依次落实,一周后,班级讲台左侧建好了图书角,上面摆放着每位同学自愿献出的一本书,一个充满着阅读氛围和文化气息的班级角落就此形成。而在讲台桌面一角摆上了几盆绿色小植物,生机勃勃的气息与同学们的青春活力相映,班级一下子充满了温馨美好的感觉。这是在物质上由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的班级文化建设。
2.持续深化,主动性见于精神建设
而班级文化中的制度和精神层面建设,在班会课上,学生依据自我想法结合班级实际,去讨论“班规应包括哪些方面,具体条例应有哪些?能影响自己及本班的话语是什么……”讨论时结合班级发现的问题进行提议,如:如果班级整体气氛过于活跃甚至达到了吵闹的程度,那么班规中关于纪律方面如何定赏罚条例,在宣传文字中就可选择“入室即静,静而后学"这样的内容;如果班级凝聚力不足,需制定怎样的规则让全体同学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就可选择以“团结”为主题的标语……如此等等,简言则是:班级的班规、班纪及各种宣传内容应是基于班级具体实际出发来激励、肯定学生。
这样由学生为主导进行的物质、制度、精神等班级文化建设才是学生想要的,才是凝聚了班级思想的内容,最终也才会落实到塑造班风学风、影响学生发展的目的中去。
三、逐步推进——在多元化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多元活动,完善学生素养
大到社会、学校活动,小到班级活动都是为了发挥德育育人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完善个人素养。活动包括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如国学节、校运会、科技节等,班级组织举办的活动,如每周一菜、故事分享会,主题分享会、学雷锋演讲等;还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馆展览参观、敬老院慰问献爱心。依据各类文化活动的性质,班主任应充分考量和明确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与领悟--在活动中,需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团队意识及爱国热情;在校运会中,则需关注班级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2.活动推进,持之以恒
各种活动的开展根据学段不同而有所区别,而有些活动更是需要定期、连续性地开展才能起到效果,这就需要将“循序渐进”的意识落实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毕意思想的重陶和德行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积月累的点滴成长与变化中,才方显教育的可贵,才能使得班级文化建设进发出非凡的力量。
四、目标检验——班风学风的养成与美育德育的塑造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随口说说”,也不是“埋头苦干”,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知行合一的践行。当班级里一部分优秀同学开始带领其他同学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时,这时班级的整体氛围已经成为显现班级成员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的存在,会不断促进班级的未来发展。而美育德育在班级文化中的塑造也会成为一个班级整体气质的显现,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与品性的形成。
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与意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推进需要有章法、有思路,如此才能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习有所得、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