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种观点在圈子里流行:人离开平台后失去价值。
一些文章开始劝现代人要回到安分守己的生活,在一个平台上深深耕耘自己,时间会开出一朵花云云。当然大部分写作模式都是:常规观点+作者观点+(小故事+小总结)X3+大总结+再次作者观点的结构。为了证明作者观点,这些文章的小故事X3无一例外,都是小有成就的公司中层,不甘寂寞,想出去看看世界有多大。结果出了自己的小圈子,没有人认自己,人生或是黯然收场;或是劣马吃了回头草,臊眉搭眼的回到出来的地方,因为有过出走的“劣迹”,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故事的真实性且不去评判,这些作者提炼观点的方法本来就有作弊的嫌疑。离开上一个平台的公司职员,有成功的,自然也有失败的。如果一离职全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任何公司的离职率都会上升到100%。为了证明“人离开后失去价值”的扭曲观点,只会写“故事X3+观点”的作者,刻意找或者杜撰几个离职后失意的故事,假装从故事里提炼了观点,产生了感悟,获得一大堆的阅读和赞,却扭曲了现实。
每当有人说,要感恩平台,感恩公司的栽培,我都会想起多年前富士康工人在短期内连续跳楼自尽的惨剧。无意于批评血汗工厂,邪恶的资本家之类的道德评判。单从自杀者本身的角度来说,除去“羊群效应”,最大的原因是绝望,看不见未来,更深层的东西,则是平台的单一。人和机器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复杂多变,有多样的需求,扮演多重的角色。对人生来说,最恐怖的事,莫过于只能做大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
我的忘年交肖霸,曾经很苦恼的对我说,他很绝望。他在对我倾诉烦恼的时候,正在一家知名外企做中层,可以算得上年轻有为,事业在外人眼里看来也是如日中天。可是他说,
他和富士康跳楼的工人没有什么不同,幸运的是,他的办公室在一楼。
我和肖霸的这场对话,从我的不解开始:
为什么要自杀呢,又不是皇权时代,一腔才华除了货于帝王家之外,只能任其在野地腐坏。对工作不满,可以离职啊。
肖霸说了一段当时我觉得很牛逼,有道理的话:
这些公司的规章很有趣。刚进公司的时候,你痛恨那些规章;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后来才知道,靠,从《肖申克的救赎》里抄来的。但人真的是这样的生物,如果生命里只有一个平台,而你也只在这里扮演一个角色,时间越长,你就越深陷其中,难以离开。这样看来,“人离开平台后失去价值”这个理论,好像是正确的诶!如果你认同了,那有句话很适合,有些人,二十几岁就已经死了,因为从某天起,他就在不断的重复昨天,一直到老。
曾经看过一个访谈节目,有一期的主角是一个在上海生活的女人,成熟干练,气场强大。主持人讲述一些她过去的故事。她原来生活在外省的农村,不甘心平淡的一生,于是离开出生不久的孩子和丈夫,到大城市打拼,多年后终于有所成就,可是老家的丈夫和孩子,已经不认她了。我本以为这种节目应该把事实还原出来,让观众自己选择价值观的偏向。可是喋喋不休的主持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女人:
人要活得安分守己,才能得幸福。
可是我却想说,人只有拒绝安分守己,生命才有价值。家人,亲情何等珍贵,可是不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独立自我的枷锁。公司、平台,这些词,原本就是开放,多元,虽然有序,却有无限选择的可能。在一些人的眼中,反而成了牢狱,体制的高墙,限制人生多重可能的牢笼。
那么怎样才能不被平台所限呢,最常规和简易的方法,莫过于不要死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在多个平台齐头并进。上台能讲故事,下台能签单子,要开会PPT手到擒来,见外商无需聘请翻译。这些随着个人的能力,不会因为离开某一个平台而黯淡无光。简单来说,平台越多,其中一个的价值就被其他摊平,相较那些单平台深根细作的玩家,人生之路开阔的不只一星半点。
德国已经提出了“工业4.0”,智能化大型集成工业,可是创造它的,还是人。只是需要在一线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未来,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打算,而所谓平台、公司、企业回归到它们本来的位置,
工具。
要做工具的奴隶还是主人,选择的权力在你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