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
孔子说:“《诗》之为经也,本乎人情,该乎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美恶,政治之得失,故读之者,必达于政。且其言温厚和平而不激亢,多所讽喻而不直率,故读之者必长于言。
若有人焉读《诗》三百篇,可谓多矣。乃授之以政务,而漫不知所设施;出使于四方,而不能自为应对,则是徒有记诵之勤,全无心得之益,读诗虽多,有何用处?亦与不读者同矣。所以说虽多亦奚以为?”
盖穷经必先明理,明理方能适用,若不能明理,不过记问口耳之学而已,何足贵哉?然不止三百篇为然,大凡经书所载,莫非经世之典,修齐治平之理备在其中,读者须逐一体验而推行之,乃为有益。不然则是求多闻而不能建事,学古训能不能有获,虽多而无用,善学者,可不知所究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