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oala
对李健的关注是从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开始,但是对李健的钦佩却是从他离开水木年华开始。离开后的他默默写着歌,安静地唱着歌,他站在那里,就像是一阵清风,一首诗歌,他的音乐里唱出了我们想要却还未抵达的生活。
01
他身上有一份属于诗人的罗曼蒂克,少了些许冷清的孤芳自赏。
听李健的歌,总会不由自主地抬头看看天空。
觉得时光流转,耳朵两侧幻影绰绰,青春随着风儿日渐远去。
他的歌极具画面感,抚仙湖、贝加尔湖畔、在水一方……一首首闭上眼睛聆听,感觉就像身临其境,美不可言。
从早期的爱情,青春,梦想,到后来的故乡之情,父母之情,大自然之情,甚至哲学,宗教,李健一直在进步,他的歌也有更大的格局和胸怀。
年轻人听来,旋律悠扬;有生活阅历的人听来,历久弥香。
唱人心如暖阳,唱世间爱常在,歌如诗,人如歌,温暖而永恒陪伴。
他特有的诗人般忧郁的气质,使他在唱歌时总像是在娓娓道来地讲述一个久远的略带哀伤的故事。
多少年过去了,灯火恍惚中,他还是那个他,不谦卑不清高,褪去的少年天真,却没有半点刻薄的世俗。
他曾说,“生活的理想,是理想地生活。
02
当腹有诗书气自华时,物欲自然会减少占比。
《南方都市报》曾经有一篇对李健的采访,写他的生活中的一天。
他喜欢慢生活,每天以一杯气泡水开始,一天两顿饭,他晚睡晚起,因为晚上经常熬夜创作,所有的灵感都来源于静谧的夜晚。然后喝喝咖啡,下午再品茶。空余时间就弹琴,弹着弹着灵感来了,就写一下歌。其余时间就看书和运动。
大量的文章宣传他生活的激流勇退,像是个无欲无求的圣人。
但我更愿相信,他只是一个凡人,也一样热爱激流。只是他更明白,一切的激流不都是为了用力的往前。
而最难得的是李健爱看书,说实话,就现在社会的浮躁风气,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真的不多,大多都是为了有用而读书,读书,已经带上了功利性。
李健对书的热爱是深到骨子里面了,他可以一天不吃饭,但绝不能一天不读书,古今中外,名著传记无所不读,正如余华所说:“阅读对李健来说,我觉得就是他的土壤。”
他身上始终保有着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的清高。
如果没有他这十几年来对内心清高的坚持,我们估计就听不到这么纯粹,清澈,干净的声音了。
即便是李健的爱情,他也给我们上了温暖的一课,他这么说道:“我个人觉得,最好的爱情其实到最后会变成亲情,友情。她会成为你的家人,最好的朋友。”
李健平日喜欢叫夫人“小贝壳”,从称呼就能感受到李健对妻子甜蜜的爱恋。当每次面对媒体的镜头八卦她妻子时,他都不愿意多谈妻子一句,在公众面前时刻保护夫人,生怕她受一点伤害。
10岁的李健就见过小贝壳,等到他大学的时候便对中学的她产生爱慕情愫,渐渐地因为两情相悦走到了一起。这是青梅竹马的他们,这是因为爱情想走到白头的他们。
爱情就跟他的为人他的音乐一样,美好自知。
还有一点让我感到意外惊讶的是,李健对于自己身材管理很有分寸感。
想起他在两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说,“比如说你是一个文人就该保持健康的体格,经常锻炼,你是一个运动员就应该多看书,你的工作是面对人群,在生活中就要远离。”
这段关于分寸感的话,更像是一门深厚的哲学。
他说:“我觉得一个中年男人,变得大腹便便,开始秃头,肆无忌惮地光着膀子上街,这是我非常忌讳的。人可以变老,但要老得体面一点。”
经历过千山万水,却依然拥有赤子之心。
03
很多人都说,李健是音乐圈的一股清流。
正如他说的“享受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富有”,所以从年少成名到现在人到中年,李健仿佛一直在和现实的价值观逆向而行。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繁华背后蕴藏的是深深的孤独。繁华热闹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自身,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人们渴望安静,开始停下来思考。这个时候,李建浅吟低唱着缓缓走了过来,声音空灵透彻,帮我们静下心来,恍惚间带我们到一个纯净世界。
他恬淡若水,他的心,没有丝毫功利性,不掺杂质,如水的心,透过歌声传递出来,真正的敲开听众的心扉。
在以前,我会觉得,安静就是李健的一种风格,一种独有的特色。
可是,最近看了很多李健的视频后才发现,这一种平静,原来并不是天赋,而是李健内心的一股无形而强大力量。
与世无争,守住初心。
我欣赏他,欣赏他自省、克制、自足、热爱生活、欣赏他历经世事后的少年感。
他说:“不去讨好生活,生活有时会讨好你。”
每次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他的音乐,都有种放空躯体升华灵魂的感觉,我想这就是他的力量,嗓音里所传达出的正是他的为人与心境。
一个活在烟火之上的凡人,与世无争的悠然漫步在他的音乐世界里。
-end-
作者简介:koala,90后魔蝎座大叔,像蓝胖子一样给你温暖,用文字温暖人心,陪你度过每一个难熬的夜晚。公众号:简系(ID:qnwy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