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成大事的人,不仅有很多人帮助,而且还有很强劲的敌人,对曾国藩来说,太平天国就是个强大的敌人。
屡败屡战,在战斗中成长
40岁的曾国藩在官场上很顺,这时,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去捉拿这些人,曾国藩是一个读书人,他不会打仗。
太平天国的人虽然不是正规军,但是,他们的领袖都很有军事天赋,古人的诈降、围魏救赵等兵法、计谋,他们都很会用,面对这样的对手,曾国藩经常打败仗。
曾国藩要给朝廷汇报情况,他的手下都很头疼,屡战屡败,这怎么报告?曾国藩把两个字调整一下,屡败屡战,意思明显不一样了。
曾国藩一个书生,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也渐渐成长起来。12年里,曾国藩虽然一直失败,但他一直拼尽全力在战斗,在积累经验。
失败,是为成功做准备
太平军强势打武昌,朝廷命曾国藩救援,曾国藩率军从长沙出发,曾国藩准备出兵时,武昌已被太平军拿下。
曾国藩的水军中了太平军埋伏,全军覆没,经过这次战役,曾国藩的水军折损一半。
太平军守着进入武昌的要塞,看到这个情况,曾国藩派自己最得力的战将塔齐布,拿下这个要塞。
塔齐布出兵,太平军的主帅发现了塔齐布,他想先擒王,抓了塔齐布,就能赢这一战。他骑着战马一个人去打塔齐布,他身在清军阵营,力不敌众,他的战马被刺,最后牺牲了 。
太平军的主帅死了,士兵像一盘散沙,他们一路撤退。曾国藩派兵水陆并进,一举拿下武昌。
曾国藩和太平军较量的12年里,他一直失败,一直失败,他绝望的时候,都想自杀,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坚强。
每次失败了,他都总结教训,他知道,自己不会打仗,但可以用人。在长期的战争中,他一个读书人也学会了打仗,而且最后打得很漂亮。
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咸丰帝被太平军搅得无法安生,听到曾国藩打了胜仗,很高兴。朝中有人对咸丰帝说,曾国藩是汉人,他打了胜仗,掌握军权,对朝廷不利啊。
咸丰帝听进去了这些话,他给曾国藩职位,但不给实权。曾国藩打了胜仗,他很高兴,但他还是很清醒,很谨慎,他说,这次打了胜仗,都是手下的功劳。
为了打压曾国藩,咸丰帝到处找曾国藩的事,曾国藩很难过,他以后只能更小心。
曾国藩拿下武汉后,想休养一段时间,稳扎稳打。但咸丰帝急于求成,让曾国藩全面清除太平军。这个错的决定,让曾国藩的人生再一次进入低谷。
一个人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所以,顺境,我们要清醒,要有危机意识;逆境,我们要心怀希望,寻找机遇。
愿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过人生,把失败当经历去成长,把成功当奖励去奋斗,一路走过都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