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狗十三》,开场前还怕会有删减,但看完觉得应该是没有改动的。一部好的电影需要每一部分都完美,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镜头和配乐,有很多近景和特写,拍摄手法值得我学习。另外要夸一夸张雪迎,她拍这部戏的时候才初中,但演戏却有极强的爆发力,还有,她很美。
好了,说回观后感。那些深刻的话我就不说了,豆瓣影评多的是,我只想聊一聊我的感受。 如果一部电影给我触动很大,我会写文字赠与它,以此表达感谢之意。但对《狗十三》,我能给予它的却只有眼泪。看到李玩在寻找爱因斯坦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如鲠在喉,那种苦涩就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咽不下去。我以为这程度就够了,可从爸爸打李玩开始,眼泪就没断过。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李玩,只不过我们有自己的“爱因斯坦”。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我们也是一样。
孩子,总是不被理解和体谅。老人因为是长辈,所以做错事无人可以指责他,而大人因为是大人,权威不容质疑,说什么就得听什么。可孩子呢,做错事不听话,收到的不是打就是骂,可笑的还是以爱的名义。其实想想自己,从小到大听过最多的话,大概也是“小孩子要听话,要懂事。”
懂事?怎样才算懂事呢?
放弃自己喜欢的物理,听爸爸的话的选择英语就是懂事了。 狗丢了,不埋怨任何人,不闻不问顺其自然就是懂事了。 当别人用谎言敷衍你,而你装傻欣然接受就是懂事了。 当别人答应你的事临时毁约,你也表示没关系就是懂事了。 当你学会阿谀奉承,学会口是心非,学会察言观色,学会明哲保身,学会对他人说谎,对自己说谎,那你就是真的懂事了。
懂事就是要放弃你所认为正确的执着和追求,因为它在别人眼中是幼稚可笑的。
懂事就是要做一个真正的大人。
我也有过我的“爱因斯坦”,只不过后来我妥协了,我对现实,对我自己妥协了。放弃它虽然很痛,但也是为了让自己好过。看吧,人都是会选择让自己更舒服地活着。
因为活着,就只是活着。
看到李玩被爸爸劝敬酒的时候,真的感觉看到了我自己,大概也是那个年纪,做过同样的事,那时我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知道听话就对了。
片尾是李玩的弟弟在学滑冰,显然他并不是自愿。看吧,一代一代都是这样过来的,你还有什么资格说不呢?小时候不懂成长需要什么代价,现在觉得是沉默,是放弃,是妥协。 人生中不会每件事都如愿,实在得不到的,也只能放弃了不是吗,生活还要继续,一旦成为大人,你就不再只是你自己了,你有家庭有工作有需要承担的责任,你不能再任性。 但我们也可以选择相信有平行宇宙,在另一个时空的我们会完成自己的愿望,这样想想,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我没有那么大的理想,只想做一个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