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确定入职时确定的职位是内容运营而非产品经理,所以初期主要负责内容的构建,入职第二天BOSS为了让我尽快熟悉工作内容,就让团队Leader直接带着我去甲方公司,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后续的工作比较顺利。
入职之前在知乎上看产品运营话题里的一些答案,包括@张亮在百度阅读写的那本《从零开始做运营》(以及进阶篇)。书里的内容是比较全面的,只不过我当时只需要负责内容部分的运营,相对来说没有那么辛苦。
张亮提到运营要在产品之前,换句话说,运营和市场都要提前进行调研,确保内容的质量。具体的调研过程不再详述,只是搜索引擎、贴吧、微博、豆瓣小组、论坛以及相关的垂直网站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在「媒体和博客」篇里面提到很多科技媒体,但是不同领域也要关注相应的科技媒体,手游、网游、教育、O2O要关注的相关网站都有所不同,在线教育方面的科技媒体就有比较好的「芥末堆」。除此之外,还要对竞品进行分析、学习。说起来真正搭建内容并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反过来倒是内容的选择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取舍之间需要权衡很多因素,必须要在调研过程对产品和所要运营的内容形成基本的认识,才能准确决定如何搭建内容。
毕竟实习期间更多是关于内容运营的工作,对用户/社区运营的经验不算太多,所以更具体的细节不再详述。当时学习运营时候有一些想法,感觉好运营代表就是「礼物说」(内容)和在知乎极为活跃的拉勾运营@lydia (用户/品牌);烂运营的代表就是传统的web企业,靠量取胜,核心内容不突出,把运营当farmer用。最后推荐两个《从零开始学运营》笔记——《读书笔记:从零开始学运营》、《从零开始做运营(入门篇)100%》。
从事内容运营的过程中还有一件事,就是要对产品的后台进行测试。软件测试这方面只在大学的课程上接触过一些理论,实践之后还是有一些收获。
我负责的后台测试基本是白盒测试&功能性测试。现在回过头看,在测试之前一定要对产品有所了解,不能死搬硬套代入极端值,而要尽可能模拟真实的环境进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预期目的。
举例子,插入图片这个功能,不能只是简单测试能否插入图片,而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看插入后的效果、插入后的编辑功能能否满足产品的要求,这才是重点。否则在后续的真实内容搭建过程中就不得不忍受各种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缺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环境进行测试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当然,具体如何还需要考虑实际的情况。比如对APP进行测试,就必须要把整个流程走一遍,每一个功能点都不放过(测试后台也一样),还要考虑页面的层级等问题,避免出现逻辑上的漏洞产生一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界面,或者因为设计问题同一个页面有两个按钮指向同一入口。
最后,测试还需要提到的一点就是测试文档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测试文档一般都是使用excel表格提交,这一点便于备份和存档。但是也要考虑其他情况,比如说测试APP需要截图,使用Word文档甚至PPT就更为实用;或者说测试过程中只出现了一两个小问题,属于不重要但是紧急的问题,完全可以在txt文件里描述清楚,而不一定还需要写一个excel表格文件。简言之,有规定按照规定,没有规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能死板。
测试这部分不再多说,大多数公司都有专门的测试人员,运营所进行地更多地像是一种反馈而非专业地测试。
上面提到的一些关于测试的经验是在运营过程中穿插的。相对来说,运营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产品/用户/内容,多多留心能更迅速地了解产品和用户,可以说是一个快速熟悉产品的途径。换句话说,实习第一个月的运营经历让我充分认识到了产品的属性:要做什么、为什么人做。开发期间没有合适的用户模型,能够从内容运营中了解这些非常重要;了解产品的属性之后,才能很好地明白产品需要的功能点以及功能点的优先级。
产品经理学习笔记系列正文共9篇,加上实习总结和后记共11篇,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