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说,我是喜欢这小城的冬天多过夏天的,在漫天的雪花里享受片刻的安宁,单纯而快乐。
而夏天则因为燥热而喧闹,好像所有人都从房子走了出来,大街上五花八门,令人目光疲惫。
可是,你又无力让时间快进,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还是按部就班。
不能改变,那就学会享受吧!
如果从气温的变化来说,小城的真正的夏天一般从六月开始。
白天开始变得酷热而漫长,太阳照在建筑物上泛着刺眼的亮光,城市的柏油路都被晒的沾鞋底,人们总是挑着树荫下走。
这时候,如果能拐进一条小巷,感觉就截然不同了。
这就是伊宁的特色,虽然热,但是不闷,只要有绿荫,就会很清凉。
特别是在早起或者屋后,我喜欢一个人安静地骑行或者走在伊宁的小巷子里。
一般来说,伊宁的小巷都是平房和院落的天下,居住在这里的也大多是少数民族。
走进随便那一条小巷,你瞬间就会感觉气温下降很多。
这里的居民大多有房前屋后种树的习惯,这些年代久远的榆树、桑树、白蜡,或者苹果、杏树,用巨大的树冠挡住艳阳,那些从树叶里稀稀拉拉洒落下来的阳光,就温柔了许多。
平房住户们都很爱干净,几乎每一条小巷都保持着干净整洁,还有人会在门口洒水,让人感觉很清凉。
一扇好的大门是住户的“面子”,在小巷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做工考究的铁质或者木制大门,造型或古朴,或唯美,很多还点缀有手工雕刻的花纹或者构件。
窗户一般都是天蓝色的,好看的弧形,透过薄薄的窗纱,可以看到窗台上摆放着三角梅、指甲花、奥斯曼草。
院子里大多都有葡萄藤,长得郁郁葱葱,藤蔓有的爬在木头桩子上,有的爬在铁丝或者钢管焊成的架子上,还没到成熟的时候,绿莹莹的葡萄一串串惹得人垂涎欲滴。
有的门口装着别致的拱形钢架,上面爬着凌霄花或者月季的藤蔓,更有些院子,从房子到墙壁,爬满了爬山虎,好像躲在一个绿色的大罩子里。
除了清凉和悦目,夏日的小巷还有难得的轻松。
小孩子三五成群地疯跑,手里拿着呲水枪,东躲西藏,跑的慢的被呲水一身,还咧着嘴巴笑个不停。有的小孩在盖房子剩下的沙石堆里专心地堆积着无法看懂的建筑,他的肚皮上还留着刚吃完西瓜留下的印子。老人们坐在半截树根或者一个破烂的藤条凳上,轻声细语地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故事。
烤肉摊和馕铺子是小巷飘着香味的地方,这里没有叫卖,但从不缺食客,你如果从跟前走过,肯定不敌皮牙子馕的香味,以及孜然与烤肉的诱惑。
如果,这条小巷里还有一条清清的渠水,渠水边有年纪不轻的老杨树,杨树旁有个卖格瓦斯和西瓜的摊子,摊子后坐着一个白胡子的爷爷。
你注定会碰到一段美好的故事。
感谢这座城市在骨骼咯咯作响地生长的同时,那些细细密密的毛细血管一样的小巷还能继续保留。
看上去,它为我们在炎炎夏日保留了道道清凉的褶皱,为我们保留了那些有关田园和家乡的童年印象,其实,有时候,它保留的更是一些人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