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微信,一个老同学的朋友圈让自己回味了半天,大致是这样,当天是老同学的结婚纪念日,在朋友圈里感谢父母,感谢家人,同时特地说明要感谢老公——“感谢张先生,虽然形同虚设,但是让我发现自己的无限潜能,每天打鸡血地为这个家发光发热”……
谁都能从调侃的感谢中读出一个妈妈的无奈,跟老同学不在一个城市,并不了解她现在的近况,只是知道她作为一对双胞胎儿子的职场妈妈,确实会有很多别人无法理解的辛酸。这句话倒是让我想起那句俗话:“好男人会把女人宠得谁都没法忍受,坏男人会把女人锻炼得谁都想追求”。一个不称职的爸爸可能会把一个妈妈打造成一个全能超人。
在很多时候,我也一直认为自己也是被逼着走向全能超人的路。一直以来,三岁的闺女都特别粘我,只要我一开门回来,就兴奋地手舞足蹈;只要我在家,都是拉着我玩,从来不会主动要求爸爸陪他玩;出门,坐车一定要坐我腿上,走路一定要我牵着……有时候想自己看点书,闺女总会过来抢我的书,要求我跟她玩,而一旁的爸爸可以逍遥地玩手机。
这句“形同虚设”让我有了一种共鸣,开玩笑地给老公看了。
老公眉目一扬,“我也是形同虚设?”
“那可不吗?你看童童几乎不主动找你玩……”
这一招似乎刺激了老公,对闺女夸下海口,明天我们让妈妈“形同虚设”!!
跟闺女沟通好之后,她很愉快地答应了,因为爸爸还承诺她上完课去吃冰激凌。
第二天忐忑不安地送老公和闺女出门,担心出什么状况,在家里也做好随时一个电话就冲出门去救火。一直很平静,微信上老公发来一张照片,他俩真正很开心地吃冰激凌,丝毫没有“想妈妈”的样子,看来我真的要“形同虚设”了,内心有一点点小失落。
家里很安静,看着照片上笑得灿烂如花的闺女,再想起那句“形同虚设”,在家里,老公真的是形同虚设的吗?闺女生病需要泡药的时候,老公是弄的次数最多的;上班时,老公还会经常给闺女打电话,而自己似乎没打过几次;在小区里玩的时候,陪她像个孩子一样爬上爬下的,也是老公……
为什么会感觉“形同虚设”,只是因为自己某次在焦头烂额的时候,老公没注意,还自己很欢乐地玩手机;或许是因为一次做地铁的时候,闺女在自己身上爬上爬下来回折腾,旁边的老公若无其事地睡觉……每个人都会放大自己的努力,而对别人的付出视而不见,于是一两次的被忽视,就会在脑海中种下怨念的种子,一种受害人的心理就油然而生,于是开始自怜,或者一边自怜中一边开始自我艰苦奋斗,而在这奋斗的同时,内心是扭曲的。
当你抛开这些成见,冷静地面对自己的不理性,在一个家里,又有谁真的是形同虚设的?如果真是形同虚设,那个婚姻也早该走上结束。只是我们在感受另一半形同虚设的时候,一边也要扪心自问,真的是这样吗?少了他这个家庭也会继续运转,还是只是你被自己的情绪蒙蔽了双眼呢?在我们感受形同虚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对方呢?只是一个人在数着伤悲,而对方却并不知情呢?
在一个家中,真的有形同虚设的那位吗?我认为没有,只是这个家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一起想办法去解决。也真心希望我的那位老同学,能将自己形同虚设的感受告诉自己的丈夫,将自己希望老公承担的职责也明确地说出来。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形同虚设”只是金星与火星没有顺畅对话的一个幻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