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曾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其中最长的一封信有7000多字,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就看看《傅雷家书》中的教育铁律。
01培养孩子,犹如种树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是儿子傅聪出国留学临行时,傅雷唯一的叮嘱。
在教导孩子如何为人处事,傅雷格外的用心。只有先在根上培养孩子,以品德之养分来灌溉,才能让孩子心中有光。
对孩子“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有远见的父母,要懂得逼孩子一把。并且教会孩子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让孩子能融入社会,游刃有余。这是我们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和最值得骄傲的事。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狠心”的父母。傅雷在孩子学习上是出名的严父,对学业的教导只有一句:“没吃足苦头绝不能有好成绩!”
那些会“逼孩子”的父母,其实活得最明白。如果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学习年龄,就再也回不来。与其让孩子未来后悔不已,宁愿让他现在就埋怨自己。
养育子女,不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这么简单。父母不要忽视孩子的“逆商”培养,所谓“逆商”就是:一个人在逆境中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反逆境的能力。
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傅聪为什么会成为一代大家,离不开他超强的意志力和抗打击能力。正如傅雷所说:“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从模仿父母开始。家庭是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原因。
俗话说,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榜样。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02 和颜悦色,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北风与南风比赛谁的力量大,看谁能把路人的大衣脱掉。但是北风吹得更猛,行人只好把衣服裹得越紧;南风轻轻拂动,人们却热得解开大衣。这就是“南风效应”:宽容的力量,远强于惩戒。
傅雷深谙此理:他从不惩罚漫骂,而是平等温和的沟通,将道理教给孩子。对孩子大吼大叫,是我们无数家长的通病。所以,教育是需要和颜悦色的。
傅雷和傅聪尽管天各一方,但傅雷给儿子的写信频率一直很高。家书相伴,纸短情长,父子二人情谊日渐深厚。虽然陪伴孩子,需要花时间,更要花心思。但好的家庭,一定要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观。知其所想,懂其所言,我们才能架起彼此心的桥梁。
在和孩子保持有效的沟通,需要有三个步骤:首先是倾听,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其次是理解,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孩子话的意思;最后,才是给孩子建议。
傅雷与傅聪写信一来一往,了解到孩子的想法,父子两人才越来越亲密。好的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父母想要了解自己孩子,就先要听孩子“说”。
03 读书,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习惯,是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
傅雷嗜书如命,他也要求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一个在“阅读”中长大的孩子,无论如何也差不到哪去。会读书的孩子,有知识,有眼界,有格局。只要他守好内心的善良,未来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早年傅雷性格急躁耿直,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不够有耐心。但这些,他在信里都给儿子道谦了。养孩子,就是一个在对错中不断翻译“我爱你”的过程。优秀的家长,都拥有自省的能力——不停学习反思,并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
傅雷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长子傅聪有音乐天赋,他就让傅聪学琴。小儿子傅敏想学音乐,傅雷确建议他做教育。长大后的兄弟俩,一个成为著名钢琴家,一个成为出色的教师。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优秀,其实他们不知道孩子优秀的地方在哪。每个孩子都有一顶属于自己的王冠。父母因材施教,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为自己加冕。
傅雷未给孩子留下万贯家财,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风气:“目光远大,凡事多学——此可为人立志向;处事乐观,为人正派——此可给人定性情。”不管是长子傅聪,还是小儿子傅敏,他们都品行端正,事业有成。
傅聪从小便观闻各行各业大人的谈话,这些见识,开阔了傅聪的视野,打开了他对世界的思考。你带着孩子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听过的故事,欣赏过的风景……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中,让他们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
《傅雷家书》多是谆谆教诲,唯有这句话,让我们读来唏嘘不已:“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少。”
确实,在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同样,父母自身的成长,也有孩子带来的动力。
《傅雷家书》是教育心理上的“路径依赖”法则。越早培养的好习惯,越容易刻在孩子的骨子里,并使他们受益终身。
教学上的“鱼缸定律”:鱼缸中的金鱼,长不过三寸。放入水池两月,却能长到一尺。爱子深切的傅雷,因为懂得“放手”,让儿子出国求学,不断成长。所以,养育孩子切不可越位,不可事事包办。想要孩子飞得高,飞得远,该走的路,就让他自己走。
教育这条路,最大的幸运,是孩子和父母一同前行,共同成长。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写作营主题打卡
(9)篇2077字 累计1908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