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公去把地墩了”,“好的,等我玩完这把着啊。”
“小王,婷美那个案子下周三前给我”,“ 我擦,又来一个报告,下周三?那周再干吧。”
“娜娜你咋还淘宝呢,主任那个材料不是让你下班给他,这都下午了”,“我知道,可我就是不想整,我再刷会淘宝缓解一下内心的焦虑。”
“还有四周就考试了,还啥也不会呢,上自习去啊”,“着啥急,考试前再说了。”
“明天开学了,寒假作业还没写呢,咋整啊”,“急啥,咱俩上午在玩半天,下午再开始写都来得及。”
真是人人都爱拖延症啊.
2
为什么不管男女老少,全爱“拖”呢?因为拖延简直是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合一啊。
“拖”是一种境界。我虽然不喜欢做,不爱做,但是我还是拗着性子,强忍着把任务、把工作接下来,但我不畏强权,我敢用拖着,表达我的态度。我是干不过你,我不跟你正面冲突。
拖是非暴力不合作,拖是I have a dream。在觉得拖延的一刹那,我们都是甘地、是马丁·路德·金,是斗士。
“拖”是一种从容。看淡一切,我们可以与任务压力和deadline不断迫近的焦虑和平共处,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认真的打着王者荣耀、刷着淘宝、看着朋友圈。
光是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猛虎趋于后而心不惊的从容,是那些12点吃饭恨不得10点出门怕迟到的人能比的么。
“拖”是一种自信。来了任务马上干,怕干不好还得列出计划,那是无用之人。牛逼人什么样,一个晚上完成一周的报告、一个下午写完一个月的总结文稿、一个晚上学会一学期的课程。
不光写完,我们还能达到标准。
有时候,可能我们的工作会有瑕疵,但毕竟我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么,如果像你们一样,用那么长我做出来的产品不得上天去。
我敢于在最后一刻在动身,光是这份自信,一般人就具备不了。
3
有的小伙伴看到着,可能很着急,我都三十多了,到现在还不会拖延,我可怎么办啊,我现在要是想练习拖延还来得及么。
我想说,虽然起步晚,但只要你按着我的方法努力,保你三个月内学会拖延,半年内完成蜕变。
可能有的小伙伴也像这个人一样想学拖延,我把我俩的对话和教程分享出来,也好让大伙受益。
小伙子:老师,你给我说说怎么才能学会拖延呢?
我:别着急,我先给你讲讲拖延背后的逻辑,这是基础,讲完了,再有针对性的辅导。
拖延和你立即就行动一样,是人的一种习惯,这个习惯有一个底层逻辑,分为四个部分。
1.信号。就是告诉你我可以拖延的触发器。这个信号很简单,可以是地点、时间、感受、对他人的反应和刚刚发生的事情。比如:你媳妇、你老板的一句话,你to do list的一条信息,也可能是微信的铃声。这些都可能是触发器。
2.行动。你是你大脑get到信号的时候,做出的习惯性、经常性的反应。可以理解为看见这个事情,下意识的反应。
3.奖励。行动之所以能逐渐成为习惯,就是因为有奖励机制,让我们感到愉悦。
4.信念。这是最根本的,你的一切行动都来自你的信念,就是你心里认准了的事情。如果你认为我觉不能拖延,你学习拖延的时候就会很有障碍。
所以想学会拖延,就需要做的事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信念,要告诉自己拖延是可以学会的,是很容易学会的。
小伙子:老师,我明白了,有了信号就能触发行动,行动以后有奖励,就能不断提升抓取信号的敏感性,就能更加敏捷的抓到信号,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而这一切,都需要先有个信念,就是我能做这个事情。
我:孺子可教,那我就帮你梳理一下你的问题,你先说说你这几项都是怎么做的,咱们一边说,一边改。你平时都是怎么干活的。
小伙子:老师,我就是接到任务直接就开始干,就一心想着把这件工作干完。不干完就不做别的。
我:这得改,一有活你就想马上想干还怎么锻炼拖延,你还怎么能提升你的境界、锻炼你的从容、培养你的自信。当你意识到我要马上开动的时候,告诉自己一个字“拖”。
你得现有这个概念,信号来了一要动,就控制自己想到拖。开始会很难。
小伙子:老师,光想到拖延就行了么,我想完做什么?
我:想是第一步,第二步你得有行动啊。
把手机放手边上,把电脑打开微博放到桌面上,手机推送和铃声都打开,拖不是让你停下来,拖是让你去做更快乐的事情。比如刷刷朋友圈、刷刷淘宝、刷刷今日头条。
把你原来提高效率那些番茄工作法都给你扔了,只有站在deadline上的工作才是最有效率的。
我知道开始这么做很难,毕竟你已经习惯来了任务就马上开始了,没关系。
你成功了拖延一次以后,你就奖励自己一件你比较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吃点好吃的,奖励自己快乐的事。
其实这个奖励不用刻意,因为你选择拖的时候,你就已经选择了更快乐的事。
所以保持住就好了。
最后,告诉自己,拖延不难学,只要用心就能学会。
如果你还是克制不住想干活的冲动,再教给你一个办法,你要用力思考我拖延可以干更快乐的事,认真的想干快乐的事的过程,以及细节,越细越好,越细就越有助于你开始拖延。
如果你还不会拖延,你不如赶紧行动起来,加入我们更快乐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