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世界上大半的忧虑来自于别人的想法,比如:
上司是不是对我不满意了?
同事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了?
邻居是不是嘲笑我了?
朋友是不是厌弃我了?
他(她)是不是不爱我了?
那么,别人的看法到底有多么重要呢?叔本华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面,都是些肤浅的思想和渺小的念头;这些人目光狭窄,情操低下;他们的见解谬误百出、是非颠倒--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以后,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的评论淡然处之了......如果一个人并不从自己的真正自我,而是从自己在他人头脑中的表象那里得到满足和快感,那他就是相当不幸的。”
然而,一个思想贫乏、意志薄弱、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很难认识到这一点,相反,他们喜欢让别人定义自己的价值。终其一生,他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卑微低下地活在他人的目光里,别人的评判与鉴定才是他获取幸福与快乐的重要源泉,甚至唯有听到最后一声来自于这个世界的“盖棺定论”,他才能放心地闭上双眼。
不必多谈某些可怜的职场苦役犯,上司一个喷嚏就够他们打一天冷战;几句空穴来风的闲言碎语,足以让他们灰心萎靡,颤抖着钻进那只他苦心为自己缝好的套子里。
他偶尔也会有几段友谊,但如果不幸有人别有用心地鄙薄他的朋友,他的心立刻脆的像一棵秋天的墙头草,风一吹就倒。相比于他的眼睛,他认为自己的耳朵可信度更高。
至于爱情,一颗飘忽不定、左右摇摆、多疑多忧、脆弱不堪的“玻璃心”如何承受爱情之重?数不尽的“猜忌、揣摩、观察、试探、考证”让他的情爱之舟往往开不了多久就会半道倾覆在阴沟。真正的亲密关系需要的是安全、信任、淡定、温情、舒服,而不是心神不定、疑神疑鬼、忽冷忽热、捉摸不透。
最终他会“顿悟”--他所遇到的所有的“关心”原来都是“别有用心”,随着幻想破灭,他的“幸福”也就随之烟消云散。
既然让别人的意志凌驾于自己的头脑,他就很容易受到形形色色来自外部的支配与干扰。这样的人,最终彻底地失去了自我。没有了自我,而大千世界又是如此变幻莫测,于是他的各种念头也会层出不穷地变幻,像一只不停抽动的陀螺。
这样的人,习惯于从自身之外,即别人的意志里寻求满足,那么很自然,他穷尽一生,都会像重病人一样,冀望通过别人的想法做为汤药和营养以重获身体的健康和力量。
想起了西方的一句谚语:
“如果你在乎别人的想法,你就是他们的囚徒。”
可悲的是,为数不少的众生依然争先恐后,做着“别人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