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 停停

在台湾的第三天,前往国家图书馆。发现路边没隔多远,就会有一副画在瓷砖上的画。大多都是关于自然,梅花、竹子、石头等等。虽然天气热得人口干舌燥,但看着这些画,每一步都是愉悦的。


图书馆自然是安静的,也是很冷的(空调)。一楼有些大叔大妈在看报。我们无法进入藏书区,所以到二楼一个小展厅转了转,有个照片展在那。“台湾打工度假青年镜头下的澳洲”,很特别,也很可爱。打工度假,在澳洲的大农场里头边干活边享受自然风光,将看似疲累的粗活也变得诗意了。


下午去迪化街。果然南方的老街都有着相似的气息:小食店的门口是看起来灰扑扑的塑料布,里头几套简陋的桌子凳子配上久未清洗积了不少灰的风扇。不过台湾的小食店店员不再是爱理不理,服务态度很好。先尝了尝一种叫米苔目的小吃,汤很淡,奶白色的粉条既不太软也不太弹,有着一种微妙的口感。又点了猪舌和粉肠,陶瓷盘子上的磨损像是用了很多回,但肉端上来都是干干净净的,很新鲜,猪舌偏软,而粉肠煮得刚好,酸甜酱很美味。这家店还有猪身上各个部位的肉,很多根本没听说过,下回可以尝尝嘴边肉还有肝连肉。还有个叫腿库皮的部位,至今不知道是什么。


吃完米苔目,为了解暑,跑去吃冰。不过随便找的一家店,味道一般。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西门町的三兄弟芒果雪花冰。店里满是马克笔的涂鸦,不过看不懂,基本上都是韩文,表达着ta们对自家偶像的喜爱。

还是不满足,又去吃鱿鱼羹。汤底就是羹汤,很浓,就我个人来讲,这种汤喝两口就会有吃撑的感觉。鱿鱼羹像是拉长版的墨鱼丸(光从口感而言),很有嚼劲,和汤里的金不换、豆芽非常搭。


在这条神奇的街上,我买了一双Skechers的运动鞋(好便宜),也买了一大包酸梅汤原料、爱玉子原料,还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蘑菇打算回去煮汤。这条街上有精致的陶瓷小店,有给欧巴桑(不含贬义)们逛的衣服店,也有给年轻人买球鞋的店,像是一种奇妙的混搭。不过老街一点也不老,它还很有活力,建筑不高,但维护得很好,墙面透出一种历史感,却没有陈旧感。逛在这些干净的老街上,实在是一件舒心的事情。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