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我爸五年计划》系列已经陆陆续续更新到第五个年头了,“五年”只是一个泛指,我会一直不停地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他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他娶妻生子,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本篇距离上次记录的时间已经过去半年的时间了!半年,六个月,一百八十个日日夜夜,是我更文以来首次“断档”最长的一次,同时也预示着我在“竹桃苑”文学写作群沉寂了相同的时间,期间我不是无字可写,我是,是…,唉,是一言难尽呐!
我先说说我心目中理想的儿子,也就是他小学时候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习惯良好,有志趣、有特长、有潜力的智慧少年”。
小学六年来一直表现得不错,除了习惯不好,学习有上进,足球有特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习惯依然不好,学习逐渐退步,唯有“特长”依然还很长。
我很清楚地知道这个时期属于孩子们的“特殊期”,我们得做出应有的让步,但“让步”既不是“退步”也不是妥协,换一种话说就是太极里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审美和事务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自认为个头比父母亲高了就不喜欢称他们为孩子了,所以你之前所有的独断专行在孩子这里一下子就起不了作用了。他们开始变得叛逆,变得不屈服。首先开始蓄发,接着是开始尝试各种奇形怪状的发型,更有甚者染、烫、吹。个别同学在身体的部分位置有纹身也不足为奇了。家长苦口婆心的说道根本无济于事,于是老师登场,也不管用,最后不得不由学校的“德育处”做出最后的通碟才算平息了闹剧。
手机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大数据高流量时代完全不用某种程度上也不符合逻辑,于是家校合作提出“管控”一词。就像某种东西,要不不沾,如果一旦沾上了那么就很难完全摆脱。于是,教育部门发文了,禁止手机入校。
中学,甚至是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就开始“找对象了”。不管男女,他们认为,在学校里没有对象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我从儿子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应对他“找对象”的问题了。刚开始是写信,也就是所谓的情书。坦白地说我和儿子的关系还算不错,他当时告诉我了。我给他的建议是现在还小,当务之急是学习。可是上了初中情况更加的严重了,有堵住班门不让出去的,有当面表白的,也有疯狂到出钱买爱的……这是我所知道的。我不知道的竟然是他和别的学校的一女的谈了一段时间了。尽管我管控的比较严格,但还是百密一疏。
自身的不自律加上外在因素的原因,他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爱好有增无减。
他现在是初二,是初中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候。生地体育结业考试,所有科目的代课老师都一致协商让路给前三科。恰恰在这个时候,足球训练也变得更加紧凑了,好像故意加塞似的。
学生们起先是请假,然后是旷课,由少到多,总之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去训练。老师开始约法三章。学生们到没说什么,可是我,和我相同的“特长生”的家长们都开始不淡定了。最后以老师明确表示不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为终止。
这不,老师提出今年暑假带孩子们去市里面的足球俱乐部练习,前提条件是得签约,如果能拿到名次会有等级证书。
我比较焦虑!
我的本意是通过运动让他身心健康,然后更好地学习。可是他明确地告诉我运动能使他快乐。他只停留在了我想表达的第一层意思。
我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找就通了,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一找就疯了的原则。和我一样,我不想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我要活成我想要的样子。我深深地知道他只是经我来到这个世上,他有他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生活方式,我只是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所以我不能强行干预。
其实孩子一直初心不变,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踢球,无论春夏,不管秋冬,风雨无阻。包括上现在小镇最好的初中,都是凭借着“特长生”的名额进去的。变的是我们被利益熏陶了的家长,只管学习不顾爱好,只看成绩不顾心理。你如果真的爱他就让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毕竟能文又能武的学生凤毛麟角。你可以说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也可以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予以回击你。
这个世界之所以五彩斑斓,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