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味老上海
在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他们见证了老上海的风雨,如今成为历史保护遗产被保留下来。徐汇区的华山路、武康路和衡山路一带就是这些马路中的几条。一大早,就和儿子背上小包,拎起相机,换上舒适的鞋子前往,纯徒步的哦!
我们的徒步行程从华山路开始,华山路全长四千多米,北端从愚园路静安寺起,南端延伸至衡山路徐家汇。虽然连接着两大商圈,华山路本身是一条宁静的马路,褪去了一百年前的“徐家汇路”的名字,两边的老洋房依然完好地保留着,与茂密的树木相映,值得你信步闲游。
华山路上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让人感觉特别荫凉,与上海其他地方的燥热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绿树掩映中时不时露出的洋房建筑一角让你惊喜连连。可惜我们去的那天正值周一,很多故居闭馆休息,没能进去一览,隔着墙壁领略其外观也能体会到历史积淀下的优雅沉静之氛围。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1943年汪伪政府接收租界时改名武康路。道路长1183米,宽12米到16米,整条路呈弧线、大致为南北走向,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在这条并不算长的武康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近现代名人中,政要人物有黄兴、唐绍仪等,商界巨贾则有钢铁大王朱恒清、面粉大王孙多森等,文化界名人巴金、孙道临、赵丹等也都汇聚于此。
丁香花园传说是清朝重臣李鸿章为了爱妾丁香所造的,丁香花园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老洋房之一,这里的三幢西式花园别墅坐落于草坪、池塘、假山等景致中。如今丁香花园只有当人们在里面的申粤轩用餐时才能进去。
武康路113号一幢三层高的独立西式花园洋房是巴金故居,《随想录》、《创作回忆录》、《长夜》等作品正是诞生在这幢宁静的别墅里。黄兴故居则坐落在武康路393号,有一部分被开辟为旅游咨询中心,同时也是徐汇的老房子艺术中心。每周六这里有个老房子探访活动。走在这条路上,你或许能体会到李安导演把电影《色戒》中王佳芝与易先生最后幽会的地方安在这条路上的良苦用心。
拥有80多年历史的衡山路两旁梧桐茂密,欧式建筑紧密排开,有上海的“香榭丽舍大道"之称。徜徉在仿台阁路、绿荫如盖的人行道上,看着道路两旁两旁特色各异的酒吧、小店 ,英式情调的”龙莎“,美国风格的”波缽街“,温馨怀旧的”时光倒流“,爱尔兰风情的”欧玛莉“,中西合璧的”小红楼“,前卫时尚的”真爱“,平易近人的”发发吧“,几乎每一个不同品味、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能在衡山路上找到他们的最爱,感受一份难得的放松与舒展。
三个小时的徒步行程,宛若浮光掠影,一百多年的风霜,近代文明的腐蚀,都在这几条宁静的老马路上,各自留下各自的印记。 “到上海不去城隍庙,等于没到过大上海。”上海的豫园、城隍庙本是此次行程最期待的景点,但去了之后让人大失所望!窄如羊肠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店。古色古香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浓郁的中国古典韵味却又夹杂着太浓太浓的商业气息。商贾云集、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香客游人,热闹非凡的井市,仿若每天都是城隍爷出巡的“三巡日”。
城隍庙紧挨着外滩,这是一个仿古建筑群,一条仿佛每踩下去一脚都冒出来历史的老街。这是一个将嘉兴的粽子和麦当劳的汉堡挂在一块卖的地方。它是一种市俗的存在,总是能在不同的时候,为自己找到最合适的生存方式。城隍庙算是上海的标志性小吃聚集地了。城隍庙有句宣传话说“让外国人吃到中国点心,让中国人吃到上海点心,让上海人吃到各地点心”,真的不假。在城隍庙可以吃到很多罕见的本地小吃,卫生环境不错,人气很旺盛。不过价格小贵。
城隍庙和上海另一个景点豫园紧挨在一起。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系潘氏私园。豫园始建于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园,占地三十余亩,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风格,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一颗明珠。可惜我们来的时候天色已晚,所以没有进去看。豫园外面有个九曲桥,桥上行人熙熙攘攘了几百年。桥边的绿波廊,擅长淮扬菜,据说是上海有名的老饭店。当年很多上海人海外归来,都喜欢在绿波廊请亲友,算是光宗耀祖。
坐落在繁华都市中的城隍庙、豫园,如同一个百年老者静静地凝视着上海市的万紫千红,百变兴衰,在这里,捧一束香,念一个愿,恍然他乡变故乡,只愿长醉不愿醒。
(四)沉淀的历史
早听说上海博物馆要对观众流量实施限量、有序控制,每天的参观人数控制在8000人次以下,额满为止,而且要依次排队入馆参观,下午四点后就不让再进馆了。一大早,就乘坐地铁,赶去上海博物馆。地铁二号线人民广场下,走过高架桥马路对面就到了。还没到9点,博物馆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两队人群。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可以进去了。进门需要安检,而且很严格,连水都不让带进去,控制在100毫升以下。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玺印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古代玉器馆。
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当我们进入中国古代青铜馆时,馆内古色古香的深墨绿色的色调,古朴典雅的木质展柜,以及顶部的射灯和柜内的灯光照明所营造出的气氛,散发出浓郁的青铜时代的文化气息。1200平方米的展室内,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青铜——是个伟大的时代!沉淀斑驳的铜锈,古朴生动的纹路,各式各样的器形,还有宁静悠远的编钟,让你一走进展馆,心就不由得安静下来,隔着玻璃,注视着那远久的传奇……
中国古代陶瓷为上海博物馆的收藏特色之一。展馆中绿色的基调和各个时代的陶瓷精品交相辉映,给人带来轻松、和谐的感觉。在1300平方米的中国古代陶瓷馆中陈列了陶瓷精品500余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成熟的青瓷,还有人们熟知的唐三彩。宋、金、辽时代,各地窑场林立、青釉、白釉、黑釉和彩绘瓷竞相争艳,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元、明、清三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业的中心,所烧制的釉下彩、釉上彩和颜色釉瓷器更是精美绝伦,声名远播海内外。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陶瓷以其独特的魅力远播海内外,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古代雕塑馆的气氛热烈而庄严,它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使人有流连于石窟寺的特殊感受。640平方米展厅中的120余件展品上起战国、下至明代,体现出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整个展室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从北魏佛像的飘逸俊秀、到北齐和隋代佛像的优雅洗练、生动传神;从形态丰满、姿态优美的唐代造像到清新秀丽、富有世俗情态的宋代菩萨像,观众可以体察到佛 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与中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它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我们且慢慢体会,细细品味……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在儿子的催促了走马观花看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展、明清家具展等。虽然肚子饿得咕咕叫,但感觉真的是收获颇丰!走出博物馆,外面热浪滚滚,与里面空调带来的清凉简直是一日走过四季的感觉!回首再最后看一眼上海博物馆,发现它不仅仅赐予了我宝贵的知识财富,更让我享受到了走进历史和艺术殿堂的欣喜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