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又想划水,想用一篇文章的分析解读稿来糊弄自己。
刚才无意间看了纽约老李校长发在公众号上的小感想,他总结的就是人需要刻意的脱离舒适区,这样才能够更快的进步。无论如何自己选择的每天一千字,怎么样都要写完。以此为题。
今天要涉及的是一个很重要但是绝大多数人缺乏的思维方式,就是提问式思维。
很多情况下面对问题我们第一时间的想法是怎么解决,这样下意识的反应没有错,通过努力相信大多数人也能够顺利解决问题,但是就像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见什么都是钉子一样,这样会沉浸于无限的解决问题的怪圈之中。
这让我想起了黄金思维圈理论,WHY-HOW-WHAT,大多数人都是从又往左思考,就是思考当下需要做什么,怎么把这件事做好,很少人回去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理由。
而历史上杰出的人物都是从左往右开始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要靠什么样的方式?具体应该怎么做。
了解目标之后的前进才是真正的进步,没有目标的努力很可能是南辕北辙。
学会提问的重要性是通过最近看的几本书得到的感悟,《好好学习》里的每日复盘就是通过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达到思考今天工作生活中的不足,从而总结提高的过程。
《手机摄影的诀窍》这本书今天只阅读了一章,但是作者想表达的思维方式就是通过学习后的大量实践,充分的思考来提高反思。甚至可以说,反思提问的环节是他在文章里特别提到的环节,通过问自己摄影的具体细节问题,达到自身技能的提高。
在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的专栏中,有一节课讲的是通过零秒思考处理困惑问题的方法,准备10张a4纸,在纸上写下自己当前的困惑,并且在困惑下面继续给自己提问,连续写10张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当写完这些问题之后,自己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也提到在读这本书之前就要有目的的问自己,通过阅读这本书需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本书讲的是什么,论点是不是有理论支撑,看完以后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影响,我是不是从这本书里获得了收获。当带着问题阅读我们将变的更加有效率。
由此看来,学会提问能够在这几个方面帮助到我们:
通过反复提问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达到提高自己能力的作用。
通过反复提问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目前最最重要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不被表面问题所迷惑,直达问题的本质。
带着问题做事能够更加有效率。
那么如何将学会提问这个技巧整合成临界知识,我认为有几个方法可以试试,
首先就是把提问变成一个习惯,遇到需要解决的事情不着急去做而是多去想想几个为什么,可能最开始会有些卡壳不知道问什么,提出的质量也不会很高,但是养成好习惯以后,提问在长期的进步中会越来越深刻。
学会归纳总结提问技巧,大部分提问内容都有一个套路,比如目的是什么,想传达什么信息,时间地点人物这个三元素就更不用提了,掌握这个套路就能在做各个不同是事件里合理应用。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提问,让自己在纷繁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好奇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