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6.14,工作半个月后的某个休息日下午
我穿着在地上摸爬打滚后沾点颜色的白色吊带裙坐在床边敲字,屁股坐了一天天的有点麻,窗外传来像是屋前那间老旧房子被勾烂掉重新建的声音,有铲泥沙、倒石头,敲砖头,泥头车启动,钢铁碰撞的哐哐声,应该算是噪音了,仔细竖起耳朵听久了就提高了自己攻击他人的冲动。还有门不时那点小开合的碰撞声,钝钝的短促低音,随着风的大小改变力度。
看起来特别坚固的一道铁门,但是听到外边有人掏钥匙的声音时,它在我眼里就变成了仿佛只要是钥匙就能被打开的通道,脑里会脑补出一出独居女子被陌生人闯入屋内奸杀的悲剧事件,于是每次都是赶紧蹑手蹑脚跑到门边拧上保险的那个锁。其实一次是房东来给房租的单子,一次是隔壁房间的房主回来开他家的门。其实这样悲剧事件发生的概率特别小,而且我楼下还有一道锁,但是好像危险是发生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中的,应该是新闻故事小说电影看多了,这点天马行空是好是坏呢?
几天前有一只体积比较大的福寿螺爬出了不锈钢盆摔下了人半身高的洗手台,没有看到明显的外壳碎裂,但是放水里显示已经没有生命特征了,应该是内伤,致命的那种。由一开始的七只,七仙女、七只葫芦娃、七天.....在经历“高温蒸煮”“排泄物浸泡”“假死被误扔”“出逃高空坠落”之后,现在只剩下四只,一只的体积是另外三只的两倍大。确实作为养育者,看到同一环境下大家差别这么大是有点震惊。好像能理解那句“同一个老师教的怎么你考不及格,他考满分的疑惑了。但其实在小环境、生理遗传、运气巧合等等还是特别不一样的。可能那只是不挑食、营养转化效率高、安于吃吃喝喝的圈养生活、同时又善于从他人嘴里夺食吧。说适者生存,活成强者模样的也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依据该环境的具体需求而改变自身的,该环境的要求是否真的是和发展方向一致,谁又知道呢?
屁股开始麻,腰也挺得有些痛,手也举得有些累,收手吧。
写于6.21,工作一个月后发完工资的那个休息日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感到巨大的委屈和愤怒,应该是最后做统计工作的时候特别不顺手又能特别难搞,下午的培训特别无聊而又浪费时间,过了下班时间却还在干令人讨厌的事情,比自己能力低的工资却比自己高,到手的工资连上个月欠的债都还不清,也没钱撑到下一阶段,还要继续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却在倒贴。感觉比纯粹的体力劳动更加令人窒息,起码当月工资当月给,还包吃住。多多小事累积在一起,就感到万分疲累,会想放弃,会质疑到底这样有什么意义,也是没什么意义了。总说经验,其实自己看书写作也是经验,而且还特别有用。很讨厌拐弯抹角式的说话,也从来不相信画大饼。是啊,我该思考一下我的初衷,我的工作又能给予我何种成长。其实公司的目标/文化从来都不合自己的意,我是否一直都在扭曲/回避这个事实。
当我想倒回去写论文的时候,已经发现自己有点生疏。而处于烦躁状态,又看不进去书。到底是什么呢?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公平的感觉。你以为自己放弃某样东西可以换来想要的,结果到最后是什么都不曾拥有,被诓骗的感觉。借的/欠的钱还不上,那份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的压力一下子压过来。如果这些都可以通过初期、经验累积期、成长期来解释,那份经验是否真的是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经验?复制粘贴、模仿写作、花里胡哨、忍耐、妥协、被压榨、被卑微化的幸福快乐.......还有见识到学术的肮脏、天花龙凤的承诺、那些能微微感觉到操控、我体验到很多很多,但是月亮是一刹那的,而且更多是都不是在工作本身。是否已经是我距离这社会大染缸过于遥远,我的梦想过于浪漫、过于美化、已经无法触及这底层,我感受不到来自底层的快乐,我甚至还蔑视底层的浮华过眼云烟。我该是选择生活,还是选择月亮?这生活本身是否又值得?如果我选择了月亮,又会有什么代价?对啊,自己是处于一个茫然的状态。
写于7.19,工作一个多月后某个休息日
选择放弃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当你无欲无求的时候,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过分接近空洞的娱乐,就会接近那处于边界处的迷茫,会开始追求两者都要的状态,再次陷入挣扎,像摔跤吧爸爸里一度陷入常态的姐姐,去追求美丽,去享受美食,去轻松对待摔跤。我不知道执着于一件事情到底是否必要,谁比谁是否就更有价值?你的执着是否有是你的选择,自由的选择?我尝试去阅读各种书籍,遍及各个方面,但是发现我好像已经有种定型的趋势。你会提不起兴趣,你会领略不了其中的深意,你在那个类型的阅读中会得心应手,但是在某个稍陌生的领域则不然,多少有点打击。当你适应没有谁也可以的生活,恢复如初时,仿佛有一种惯性,你无法回到那种曾经的自由畅谈的状态,迫切的需要的渴求的向往的期盼的心情好像也难以出现,仿佛毒瘾被戒掉了,被生活中独自承受的痛苦经历连根拔起,剩下一点点泥土里的细碎的逐渐枯死的毛细根。曾经我很爱植物,好像一度在弄泥种花的过程中进入另一个世界,体验所谓心流的感觉。但是现在我又爱上了阅读,已经无法体会到曾经的那种对植物的癫狂状态,虚无主义/无意义/建构主义/死亡,各种宏观的话题好像让我有了一种透过隔膜看待世界的感觉,有了一种疏远、隔离、淡漠,我不知道是好是坏,只是在毕业回去收拾枯败、死去的一堆植物的时候,我表现得像奴隶主的主人,它们在我眼中变成了某种财产。遥想当年,即使是一棵种了两年的形状有点偏离正常生长状态的多肉被舍友不小心弄掉了几片叶子我都会耿耿于怀心痛上一两天。是少了那份感性、那份沉浸进生活所带来的情绪波动啊。
写于8.9,辞职后的周日
尊敬的柯总:
您好。昨天办公室谈话的时候,你问我工作以来有什么想法,我昨天回答得很笼统,一部分原因是我确实不擅长口头表达,还有就是当我陷在情绪里就会思绪不清。我现在表达的就算是事情结束时的一个反馈吧。我有时候确实会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没有考虑到场合、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就延续以前的说话风格,虽然我只是想把一个问题辩驳清楚,没有别的意思,但是这样就很容易冒犯甚至伤害到别人而不自知,这确实是我初入职场需要学习的事情。每次做项目是我最开心的时候,虽然现学现卖很有挑战性,我也不是每次都完成得很好,但是那种思维的锻炼是很有趣的。关于上网复制粘贴文章的事情,在考虑下载数量时,我就需要不停地重复同样的操作动作,而只能大概扫一眼文章的内容,日复一日成百上千次相同的操作,说喜欢那是假的。虽然有时我也能在复制粘贴的过程中了解一下某种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框架和思路、资源的网络来源,但是这些都是很短暂的瞬间。在长时间干复制粘贴后,我就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虽然我知道再做多几个月就会有不一样的内容等着我,但是积累的情绪到某个点就会控制不住流露出来,而我那时也不知道或者说没有意识到要去控制。很感谢你和李总还花费时间开导我,照顾我的情绪,我也为我的无心之过伤了你们的心感到抱歉。这段工作时间虽然很短暂,其实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工作上还是与人相处上。谈到改变,我的性格和我的缺点就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无法逼迫自己变得外向,能随时随地和别人侃侃而谈,那样我其实特别痛苦,我对自我情绪的把控能力确实也很差,我也很难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天天做复制粘贴,所以综合考虑之下,我决定辞职,或许它是现阶段对双方都有利的决定,或许它不是。无论如何吧,既然选择了那就循着这条路走。
语言总存在误解。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经历、立场和态度去解读来自另外一个人的话,于是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冲突/敌意。而所谓的高情商应该就是能够在说话之前站在对方的角度,亦即对方的身份与所处的境地,想想他会如何理解,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调整迎合。这是我之前不曾意识意识到的,老板总是表现出一副朋友的友好/开玩笑的态度,于是我就信以为真的平等以待,确实是思虑不周呀,怎么能有真实的情感流露呢,真实总免不了伤人,从而导致关系的破裂,让这互相友好而又等级分明的关系拿捏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