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时期,阳明先生将自己所悟到的心学传授给他的学生的过程当中,曾遇到过与他不同或者截然相反的观点,就是王龙溪所提出的四无,王龙溪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阳明的另一个弟子德宏在他旁边,于是德宏与王龙溪就对阳明先生的四句教和王龙溪所提出的四无辨析。
德宏所主张的是阳明先生所说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德宏所强调的是意动良知和格物,他所注重的就是一个渐修的过程是从本体发出的工夫。对于这个观点,阳明觉得本体也就是无善无恶的,像一面纤尘不染没有发动的明镜一样,他没有人的价值判断,也没有善恶美丑之分,对于这面镜子来说,天地万物都可以如其所示的呈现出来,没有任何的阻碍。这就是陆九渊所说的“我心即宇宙”以及阳明所提到的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在我们没有看到一朵花的时候,那朵花就是寂的,而当我们看到这朵花后,这朵花的颜色就明亮起来。那么我们能不能不去看,不去发动我们的本体呢?其实是不行的,对于儒家来说它有着入世积极的观念,这边明镜就必须照物。这也就是渐修,在渐修的最后就是复归本体。
而对于王龙溪来说,他所注重的是更好的心,也就是顿悟,一悟百悟,所以他写了四无,但是他如果只是停留在悟的话,他就变成了悬空去想。同时,这样的悟是颜回明道的,不敢也不能做到的,也就是说有着绝顶天赋的人也没有办法仅仅用物的方式理解大道。也许王龙溪可以通过悟道的方式,但是在他传道和与他人相处的过程当中,不能用似无的这个观点去教其他人。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顿悟的方式尝试理解大道的人少只有少。比如人可以分为五种,第1种是生而知之,第2种是学而知之,第3种是困而知之,第4种是困而不学,第5种是不知道自己有困,对于这5种人来说,只有第1种可以用顿悟的方式去尝试理解大道,第2种第3种都需要通过渐修的方式同时顿悟然后理解大道。
所以我们会发现,以有限的人的生命去寻求无限的道,也就是以有限朝向无限。所以说阳明先生想告诉德宏的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夫,也就是渐修上,如果仅仅是那样的话,就会成为逐物。同时阳明先生想告诉王龙溪的是,王龙溪仅仅靠顿悟的方式去悟透大道,也是有问题的,是悬空去想。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对于顿悟来说,还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词就是领悟。在渐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领悟大道的方式来尝试理解大道。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除了王龙溪那样生而知之的天才,还有众多的普通人,对于这些普通人来说,他们去见修以及领悟的过程就是天人交战,这样的人正处在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他们需要做精一功夫。还有一些人是困而不学,以及不知道自己有疑惑和困难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就是麻木不醒的,他们并没有开始渐修,更没有领悟。
那么对于现在的我们,也许我们现在处于的是麻木不醒的阶段,那么我们就需要自知,然后去渐修,进入天人交战的阶段。而如果我们现在正在天人交战的阶段,那么,我们在这个阶段中,不能一直渐修去逐物,也要去复归本体去领悟,最后成已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