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流离不开说话。在生活和职场中,开会、作报告、聊天都离不开说,说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形象甚至前途。
记得大学时候,两个室友聊天聊得天南海北,原本还挺happy,在没有任何转折的情况下,B室友突然说起让A不愿意提的事情,谈话就这样不欢而散。B室友经常说着说着就提到别人不愿意的事情,是那种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人。因此和她聊天一般都不爱长聊,不知道她那句就让人不高兴了。这就是典型的不会聊天,总是把话题扯到别人的痛点上,谁会喜欢这样的人呢?
如何才能让说话赢得别人的认同,本书给出了说话的“道”:把别人放在心上。
说话的本质是和别人相处,和自己相处,为自己找准生命中的定位。
说话是要表达自己,将自己的想法清楚的说出来,看似很容易,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以我自己为例,曾经看的一篇好文章告诉给朋友,一个内容说了半天总感觉没有说到点上,还是朋友理解的好,听完后总结了几点问: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我惊呼:对,就是这个。同样的内容,作为一手资料的我说了半天也没有表达清楚,而朋友却抓住了核心,几句话就将文章的内容表述清楚。
说话需要条理,在说之前先组织一下思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用什么样的口气语调,花一两分钟想一想,就可以让话更有逻辑,别人听着也能容易理解。说前多一秒思考,说完多增一分自己表达的魅力。
如何用说话打动人呢?书中给出几点:为说话加一点料、留悬念、丰富信息、寻找大家最有共鸣的话题。
小张平时喜欢时尚,订阅了各种杂志研究美容护肤,时间长了有了自己的心得,同事们有了各种皮肤的问题或者购买什么化妆品都会去咨询她,她也乐意将自己的心得告诉大家,时间久了,她成了同事们心中的护肤咨询师。有共同的话题,聊起来就更亲切。也是因为对护肤信息了解的足够丰富,大家愿意信任小张的话。
平时多看多听多总结,不需要事事都精通,但是至少有一样是你擅长的,比别人懂得多的,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就会获得大家的认可。
如何避免说话中的尴尬呢?在说话中,如果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对方是不是乐意听,可以先“试水温”,简单带出要说的内容,如果对方不喜欢,转移话题,不要在原话题上纠缠。
如何实现彼此理解?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买的这个新上衣不太适合你啊,显脸黑。你爱听吗?如果改成:你买的新上衣搭配一条粉色的围巾更显气质,还显得脸白!是不是这句听起来更舒服呢!后面这句话,没有直接戳人痛点而是给出了建议,让人容易接受。
想要实现彼此理解,就要了解别人看事情的方式,同时对比自己看待的问题,换角度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很多时候,我们说话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自身感受,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在沟通中,不自觉陷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因此,主动跳出来,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想想别人的立场,就会理解他人的处境和处事方式。
使沟通变容易的核心是:是否有强烈的同理心。人情世故都体现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一句“谢谢”,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的交汇,都能让人感受到你的内心的温暖。
总结:说话之道是要把别人放在心上,达到“忘我”,找到和人相处,和自己相处的合适的方式,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寻找有共鸣的话题。细节决定成败,学会倾听,有时滔滔不绝不如少说或者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