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人都在追求“效率”,但是真正持久的成功需要关注“效能
关于效能,我印象最深的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讲到的“做正确的事并且正确的做事”。
同时我非常有幸参加了顾劲松老师X13期效能教练线上训练营,收获颇丰!
学到了成就卓越人生的包括四大章节的九大工具,从理清现状到发现使命愿景和目标,再到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减少恐惧和消极情绪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最后是如何去聪明的做事,达成自己的使命。
正如顾劲松老师所说,这是登山望远!
【准备】
首先是我们要做好登山前的准备工作,收拾好心情,整理好状态,思考我们为什么登山,想要实现或者达成什么目的。
这里包括两个工具
1.效能公式:
效能=价值*效率*积累
也就是说效能可以总结为:高效、可积累地创造价值。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价值,价值有正有负,我们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做事。否则在高的效率,再长时间的积累,不仅没有意义,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高中生抄袭一位作者作品参加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被取消获奖资格。
2.SAS职业竞争力模型
这里的职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才能、品质和策略,它们像不可或缺的三条腿,共同支撑起人生地图。我们想要找到人生方向,过有意义的人生,就始终离不开关于才能、品质和策略的思考与行动。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关于品质。品质又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可燃、自燃和助燃。因为我目前只能说具备了自燃的品质,能够听得进反馈,也能顾承担自己的责任,但距离成为能够独当一面,激励他人的助燃品质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锻炼。
【登山】
当我们整理好心情,做好准备后就开始登山了,登山就是我们来察觉自己,发展使命愿景和目标的过程。
在这里也包括两个工具:
3.逻辑层次模型
逻辑层次将人们内在非常复杂的认知和行为系统,按照影响力及深浅程度归纳成六个层次,包括下三层:环境、行动、能力和策略,是属于我们显意识部分,同时也包括上三层:价值或信念、身份、愿景,是属于我们的潜意识。可以比喻为我们爬山,上三层上山,下三层下山。也可以将上三层比喻为“诗与远方”,下三层为“眼前的现状”。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愿景与目标,并脚踏实地地去行动和实现。
4.点线面体思维模型
我认为点线面体的思维更多的是强调让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不顾或者违背时代发展方向,再努力也无法获得成功。典型的例子就不得不提柯达公司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企业,更小到一个人都需要遵循点线面体的思维模型。
“任何一个点状努力,绕不开线的影响,线依附于一个面,面则依附于一个体。”
这让我想起了有一次听混沌大学年度大课上小米总裁雷军说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当然我们的这次课程里,也提到了这句话。所以我们找到的使命愿景和目标要想法子站到这个“风口”,如果做不到也不能与他背道而驰。
【调整】
很多人应该都登过山吧,登山的过程其实并不轻松,很累。同理我们在寻找自己使命愿景和目标过程中也并不轻松,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的心情难免会低落、消沉,那这时我们就需要停下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摆脱负面情绪,获得力量,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这里也包括两个工具:
5.4M丰盛日记
4M丰盛日记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并锻炼察觉令我们感到幸福和踏实的事情,并记录下来,培养我们丰盛的心态,进而拥有更宽容、包容、豁达、幸福的人生。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丰盛日记让我们的眼睛更加清澈明亮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丰盛 (内心 Me)
我丰盛 (身体 It)
我丰盛 (关系 We)
我丰盛 (环境 Its)
6.ABCBA转念日记
ABCBA转念日记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更深更持久地保持好的身心状态!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上班迟到、公司加班、被老板责备等等,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所以更需要我们去运用ABCBA工具,首先觉察我们当下情绪,探索情绪背后我们的信念,进而向正向的积极的方向转变,产生新的策略和正向的信念,最终指导我们去行动。
【下山】
当我们登上山顶,也就是找到我们人生的使命愿景和目标,那现在就要开始下山了。想的再好不去落实行动,一切尽是虚幻。而下山的过程就是我们去行动的过程。
在这里两个工具可以指导我们去行动。
7. ORA目标
O愿景目标
R成果目标
A行动目标
设立愿景目标,要简洁有力,有画面感,有动词,使我们从中能够获得力量。成果目标需要注意必须有截止时间点,同时是需要可衡量的。行动目标带有重复性和引导性,同时也需要截止时间点与可衡量。
行动目标可以具体落实在行动里的,在设立时需要谨慎使用“每日”,因为人皆有惰性或者意外,没完成会容易造成挫败感。所以设立的行动目标要有弹性,最好是“一周3-4次”有容错和上升的空间。
8.SM/F创造力法则
做任何成功的事都离不开创新,我们都知道创新很重要,但却找不到创新的不二法门。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拥有创新能力更多时候需要天赋,需要从小的培养,或者特殊环境里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习之后我知道原来创新可以有公式,也可以去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
SM/F创造力法则:
S刺激物:
那些能将你的思维跳出原来框架事物
M多样性:使创新呈指数级增加
F恐惧:
对发生改变的害怕、担心与焦虑
今天中午,我们小组在顾劲松老师的带领下,就生动体验了一把怎样通过多样性的刺激物来实现创新。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28天的训练营便结束了,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接下来就是关于这些工具,需要我去回顾学习,更多的是把这些工具能够熟练的运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
感恩顾劲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