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老大一起制定了本周早睡的目标。晚餐后,我陪老大做作业,30分钟的亲子阅读结束时,老大提出来还想看会儿书,结果看了一本又一本,根本刹不住车,最后的笙打卡练习草草了事,早睡的目标也没有完成。我着急了,便不由自主地唠叨起来:“你看书时间太长了,下次把所有作业完成再看书!”儿子看我生气了,低着头不说话。准备洗漱时,老大说:“妈妈,我饿了,我想吃点东西。”这下我实在按捺不住火气,提高了音量:“别吃了,马上洗漱睡觉,如果你还这么磨磨蹭蹭的,以后我不陪你做作业了。”老大说:“妈妈,下次我不磨蹭了。”突然觉得自己不该说他,老大只是喜欢看书而已。但泡脚的时候,我还是唠叨了几句,儿子看着我说:“妈妈,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
是啊,怎么会是这样的状态?明明出发点是好的,怎么就选择了直接给建议外加指责威胁的方式?完成各种作业和按时睡觉确实重要,那孩子发自内心的兴趣就该忽略吗?出现时间安排的冲突时,为什么我不尝试着让孩子处在主人翁的位置上,让他主动去面对和解决?
细细思虑,突然想到一个词——“容器”,(之前听到过“容器”这一概念,大致意思是说,父母要有足够强的容器功能,能够容纳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不向孩子转移;也能够稳稳地承接住来自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负面情绪的接纳。家长的容器功能越好,孩子越能够将注意力放在自身学习和发展上)原来,我的容器功能还没有好好发挥出来,没有及时兜住自己生气的情绪,并将这份情绪以唠叨的方式传递给了老大。于是我默默地告诉自己,下次辅导作业前,像开启手机蓝牙功能一样,提前开启“容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