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樊登老师讲的是这本《善终守护师》,继入殓师后的一个离死亡很近的话题。
入殓师的工作在人死之后,善终守护师的工作在人死之前,两项工作同样伟大,都是在人生最后的车站终点,让在时间内外的人们彼此好好告别的。
话题很沉重,但非常有意义。
01
前两天,和闺蜜姐姐聊天,她说有天接到好友的电话,那边还没说话就哭了,说老公没了。
不到70岁平常身体很好一人,有天晚上说胃疼,家人说那赶紧叫120,男人说不用,就是胃疼,待会儿就好了。
老婆孩子就守着他,说如果不见好转赶紧上医院,别耽误。说着说着,男人手中杯子一松,人就走了。从开始感到难受到走,一个小时。
这对三口之家犹如晴天霹雳,那位大姐多少天缓不过神来,人恍恍惚惚。
我说,没受罪,没浑身插满管子,一个小时,就走完最后的路了,这是修了多少才换来的福气啊。
闺蜜姐姐说,那活着的人受不了呀。
我说,唉,撕心裂肺之后,当悲伤卷土重来的时候,就这么想吧,这么想会好过些。
毕竟这是事实了,没法改变的事实,不这么想,又能怎么想呢。
当一个人完成了使命,准备离开的时候,所有人都从他的角度为他着想吧,他不受罪,就是最好的呀。
何况,上面的大姐没有选择,没有急救医生过来问,要不要签字做手术?
这最后的一个小时里,至亲守护在眼前,紧张地看着他,他是在家里,在亲人的陪伴下离开的,不孤单啊。
只是他们谁都没想到永别,所以彼此没有告别,这是遗憾。
我一叔伯嫂嫂,在我93岁老父亲住院期间,对我说起她母亲临终时的事。
她说她母亲也90多了,人已昏迷,医院下病危,家里所有人都说让老人家安静地走吧,唯独她,她坚持给老人下胃管鼻饲。因为她退休前是护士,她不能见死不救。
然后,她自己陪了老人18天,18天后老人走了。
我当时说,我不,我不会让我爸爸受这个罪,我不会让老人把一辈子都没受过的罪,在最后的这几天受了。
18天,毫无生命质量的18天,插胃管维持生命的18天,你知道老人有多难过吗?老人家90多岁了,为什么不能好好地送他走呢?为什么不从他的角度想问题呢?
于是,善终,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我对孩子说,如果以后我意外或者大病,如果岁数不太老,我当然会顽强,与困难和病魔作战。
但如果我没有了做决定的能力,请用这个标准作为后面选择的准则。
那就是,救过来是不是有生命质量?
如果没有,生命已毫无意义,请放我走。请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一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
人人都希望善终,惟愿人人都能够善终。
02
善终,既是大家的期盼,善终守护师便成了天使般的存在。
/
樊登老师告诉我们,《善终守护师》这本书中,作者柴田久美子说,幸福的死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是有梦想,就是这个人能够给其他人,给他的子孙、给这个社会留下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他要有梦想,他曾经为梦想奋斗过;
第二个,就是有人支持他最后的生活,他最后这段时间不是孤独的,是有人陪伴的;
第三个,就是有自己做决定的自由,他自己依然能够做出决定。
天下人百分之百都会死,人由衷地接受死这个事实时,就会真正地放下。临终者从那个瞬间起,变得不知寒暑,身体虽然需要照护,精神却超越肉体,进入一种‘不知苦’的完人状态。
“当我抱着临终者时,他们平静地释出力量,传递给在世的人。那些生命力,后来变成我们活下去的勇气及元气。”
就是说,人在往生的时刻并不是无力的,最后会传递给我们特别多的勇气和元气。
那么守护师的职责是什么呢?
她说守护师主要做四件事:
第一个就是抚触临终者的肌肤,轻柔地抚触他的肌肤可以减缓他的疼痛。
第二个就是倾听、复述和沉默,他说我好难受,守护师说我知道你好难受,然后倾听、复述和沉默。有一个人陪他说话,有一个人能够听见他说话,就能让他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
第三个,就是不断地说没问题。就像在作者的母亲临终之前,作者都在床头贴着“没问题”“不要紧”,每天抱着母亲说没问题。
后来她的母亲快走的时候,跟她讲:“你每天都跟我说没问题,我现在总算知道什么是没问题了,你陪在我身边,我就觉得没有问题。”
所以第三个工作就是要不断地说没问题、不要紧。
第四个工作,与临终者同步呼吸。她会把临终者抱在怀中,调整自己的呼吸,然后用这种深长的呼吸来带动临终者的呼吸。
因为有时候临终者会有急促的呼吸,这种急促的呼吸会带来慌乱,而这种慌乱的感觉会带来恐惧。
所以她用深长的呼吸跟临终者同频,同频会让那个临终者很快安静下来,呼吸节奏变得越来越慢。
当一个人的呼吸能够跟别人同频的时候,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人肯定。这就是他们做这份工作的四个最主要的步骤。
柴田久美子认为,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会有三样幸福,这三样幸福是你活着的时候体会不到的,只有在临终的时候才会兑现。
第一样幸福是,当你能够接受死的降临的时候,会有一股幸福涌出来。
接下来,第二件事,用她的话讲比较玄,叫作“迎接使者一定会到来”。如果迎接使者没到来的话,柴田久美子从来不认为这个人会走。
第三个,就是要自己计划临终,人自己可以计划自己的临终。“即将踏上归途的人会为自己的临终制定计划。”
接纳死是需要勇气的。除了延命治疗,接纳死亡本身也需要勇气。如果你把死亡视作是生命的对立面,那你永远都不能接纳死亡,但是假如你能够把死亡视作是生命的一部分,认为死亡是第二次重生,那就容易些。
/
上面这些都是《善终守护师》这本书里提到的,听完樊登老师讲,我开始读这本书。
这真是一本温暖的书,想着一个人脸上放着光离开人间,旁边围绕着家人,即便是家人不在,他的手也被善终守护师紧紧地握着,他离开得安然坦然,他对世界的告别幸福而有尊严。
多好!
善终守护师,功德无量。
清明了,愿天上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