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黑洞证实存在的感想: 1. 世界是逻辑的,反过来,巡着逻辑你可以理解和改变世界。同样,凭着意志逆逻辑而行,只会坏事。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确实有道理。不过那注定失败,因为这也是逻辑的。
2. 如果你做的事情是有道理的合乎逻辑的,那么你就要自信,不能因为马上看不到效果而怀疑它。比如,我们在发展互联网,理论上没有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坚持下去。
3. 有些事情,明明知道没有结果,还是做下去,因为别人也在做,那么,我们应该要纠正,不能装糊涂。
4. 尽管黑洞发现了,那么,我们会再次坚定我们的大脑惯性,世界是逻辑的,可是,我们依然不能解释世界的存在,因为这不合乎我们的内心的逻辑,因为我们还是不能解释存在。
B:
许多logos也是需要得到时间与实践的证明的。
逻辑遵循自然法与自然法则。
A: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如果需要实践证明它的逻辑性,你就不会去实践了,因为那需要很长的时间。谁会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坚持一件不知道结局如何的事情呢? 当然,也有偶然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偶然性的存在,就止步不前。所以说,只要是可能的事情,人们会去做。不可能的事情,才不会去做。当然,还是有些人去做不可能的事情,可能是什么情感冲昏了头脑。
B: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A:
黑洞的证实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能因为它虚无缥缈,就怀疑,也不能因为觉得唾手可得,就自信满满。关键看理性的成分有多大。
北斗:
有道理,其实是在谈论哲学问题,另外哲学问题需要不需要,现实给它印证。我的想法是,不需要。
为什么呢,我来简单说几句。要注意的是我说的是哲学问题。
同时也能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的理论,同社会现实之间的密切关联。因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一个理论如果要让群众去掌握,它必须要彻底。而所谓的彻底,就是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或根本,而这个根本,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要破解的问题。
如果你一个理论,抓不住现实要破解的问题,你就不能称其为抓住了根本,因为你没有抓住根本,那你这个理论就不彻底,不彻底也就是没有办法为群众所掌握,所以,这里面的逻辑关联度是非常密切的。
因而,所有的理论,它既是对一个社会现实的深刻的概念式的反应,同时它又要对社会的现实产生直接的作用。
所以说,用哲学的理念,它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如果一种哲学,仅仅是是空穴来风的哲学,就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所表述的一样,“这样的理论实际上是可以成为人们或老鼠所批判的理论”。
因为它不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认真对待它,而真正有价值的思想跟哲学恰恰是能够直接的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同时它又能够作用于社会的现实。黑格尔对这点有很深刻的理解,我们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我们就会发现当黑格尔给出一套关于它的哲学里面的,也就是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它随之关照的就是一种过往的历史演变,它绝不能脱离那个时代的变化。
而康德给出一个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或者说当他给出所面对的人类理性思考的时候,它决不是说拔着头发面壁,其实这一点呢,我想那可能是我们在学哲学的时候,需要随时随地观照的一个方面。当然,这只是说给大家提供一个思维思想方法,我们随时在理解哲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只是提供一种思想方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哲学的方法。
这个怎么理解,可能很难理解?
它既然是一种思维方法,那为什么又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哲学的方法呢?
因为,一种理解哲学观念的思维方式,它给我们提供的是如何反映一种社会演变进程当中的观念的生成与发展,这只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对哲学的理解。但是,在处理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们却不能机械的,来使用这样的方法。而在处理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们更提倡的一种方法是,那叫做逻辑的分析的方法。
因为当我们给出一个哲学推论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验证这个理论是如何作用于现实的。如果说一个理论它是好的,就是因为它能够反映出现实的发展,而不能说这个理论已经作用于现实以后,我们再来说这个理论是好的。
那样就坏了,因为我们要验证过了这个理论,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是说,我们不能把人杀死完了以后,再去说人都是要死的,然后再得出“人都是要死的”这句话是真理。
我们不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验证一句话是真理还是错误,所以,我们定义一个真理的它的标志,虽然实践的方法是最终的标准,但是在整个具体的论述过程当中,我们恰恰是通过一种逻辑的推论的分析方式,来考察一个理论是否能够经受住我们的检验。
而在逻辑上能够经受过我们的检验,也并不意味着这个理论,它一定能够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还要把它放到实践当中来检验它。
但是,如果一个理论,它本身的逻辑就是混乱的,原本就是说不通的,原本就是不能够自圆其说的,前后矛盾的,那这样的理论你想想它放到实践当中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另一方面,大家注意,我们的思维能力本身就是对我们理论检验的一个标准。
为什么康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纯粹理性的批判的思路,也就是说它不是要考察人类的理性能力可以做什么,我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做到什么,而康德给我们指出的是,我们的思维不能做什么。
所以,康德哲学不是一个肯定性的结论,它却是一个对人的理性能力的批判性的否定性的结论。在这个意义来说,理性本身,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充分的、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发生变化的能力,这一点它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而这个前提是建立在我们的自然属性基础之上的。
因为作为自然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我们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当你不理解的时候,你要想办法去理解它。这个办法,就是要通过学习。你通过学习能够理解那个原来的不理解的东西,而你学习的过程就是锻炼你的理智能力的过程。
我们通常学习的知识,它都是通过我们经验的积累,逐渐上升为一个一般性的原则,进入一个普遍的原理后,让我们去掌握它,然后把这个原理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然后我们说,学以致用了。
不管是为“不知而学”,还是“学而致用”,这两个过程其实都是理智训练的过程。因而,理性活动本身也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从来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式,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已经在工作了。
如果一个人的理智出问题了发疯了,他的理智不能正常工作了,因而他不可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它会表达出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言行,但是对这个疯子来说,他可能觉得正常人才是疯子,而他还是真正的正常人。
这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当讨论哲学的概念的发生发展的时候,当我们讨论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如何提出以及如何推理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不是非要把这个理论应用在实践当中去如何检验它,或者在现实中它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它就是对的;或者如果不好的结果,那它就是错的。
不是这样!而是理智检验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而这里的理智指的是什么?
而恰恰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所以,这才是我们理解整个哲学家的思想,它是如何发生演变的,而不是简单地说,这个理论在实践当中错了,所以它是谬误;如果对的话,它就变成真理了。不是这么简单,如果是这么简单我们根本不需要学哲学与理解哲学了,我们只需要提出各种理论各种观念,拿出去检验实践就好了。
可是真要这么干的话,人类能经得起多少这样的实践呢?
经过几次实践,人类可能就崩溃或灭亡了。因为人类不可能承受这样的重担,而使得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对人本身失去自我的信心。所以,我们一定会不断的以我们人类所特有的方式,先通过逻辑来验证我们的理论是否是理性与恰当的,而这种验证就是思想训练的过程。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讲哲学的学习,本身就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当你发现一个问题你出现了理解不了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发生了理智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障碍,那就需要通过你的智力能力,不断的提升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断的丰富自己这个背景知识的了解,不断的学习他人是如何处理相关的问题的,结果使得自己如此的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而,理智地学习恰恰是在不断地解决理智的障碍的过程当中,逐渐完成的。
如果你的理智没有障碍,你不停的说我很快乐,我什么也不想,我也没有什么苦恼,我也没有喜怒哀乐,我什么情绪都没有,我是真真挺幸福的,那这个人肯定百分百的二百五。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一个人,不存在一个无忧无虑、天真活泼、永远处于幸福状态的人,那只能在一些言情小说中存在。
当然这不是贬低琼瑶小说,她的小说中恰恰设置了很多难题很多考验,最终男女主也获得了最终的幸福。只是说,她的那些小说,在我们眼里太小儿科了而已,不过是一种风花雪夜之事而已。
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都会面临着智力上的困障,而这些困障在不断的解决过程中,提高了我们的能力,而你解决了这种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你锻炼了你的思维过程。当你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相当于是你每提升了一次思维能力的一个档次。
而哲学的问题,恰恰是所有的智力活动中最困难的问题,如果你能解决一个哲学问题,这说明你的智力能力已经远远的高于了绝大多数人的能力,所以说,哲学训练的过程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这其实,也论述了,什么是哲学、科学(经验)、常识、以及迷信。
B:
@北斗 爱智慧 英雄所见略同
A:
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给了一节课,至今印象深刻: 有位求学的人想放弃学习了,他的老婆用剪刀把她正在编织的布给截断了。当然,老公是大惊。然后,老婆给他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当时老师说得眉飞色舞。而我不解。我真不知道老师那里来的那么大的热情。更让我吃惊的是,还有些我的同学在那里呀呀附和。
说实话,我到了三十几岁还没有弄明白。道理似乎是懂,但是,我没有在生活中使用这个道理。这是一个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的课堂。说到底,还是理解的问题。真正理解了,人会去很自信实践。如果犹豫不决,往往是没有彻底理解。
北斗:
半途而废?这个动作很妙。
我个人理解啊,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就是一件事要干完,一接一续,一问一答,这是个圆,要圆满,否则,人很痛苦。这也是禅宗所说的,修炼,大概是这个意思。也包括思想上或意识上的,也是如此。讲个故事吧。
马祖道一带着学生出去了,师徒俩,结果的话在路上师傅就得给学生教育一下,秋天大雁南飞,野鸭子也南飞,这个时候老师就问了一句说,你看天上有什么东西?
一看天上,说,天上野鸭子。然后马上又问了一句,野鸭子现在到什么地方去了?
学生就说了,野鸭子已经飞过去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开始拿手掐学生的鼻子使劲的拧,疼得直叫,这个时候老师再问一句,现在野鸭子上哪去了?
这个时候学生恍然大悟了。这就是禅宗的教育,这就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它不是客观的学问,什么意思呢?
首先问,天上是什么,你的回答:野鸭子,这个能对应上。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境已经变了,但是学生的心还没有回来,还在野鸭子上,所以老师再问,现在野鸭子上哪去了,结果学生说,野鸭子现在飞走了。
老师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心和野鸭子也一起飞走了,这个时候使劲的掐他,让他把心从上面再回来,这个时候你的心已经随着野鸭子飞走了,这个时候你的心已经不属于你了,被野鸭子给牵走了,就是你那个心思不能自己主宰了,已经被野鸭子给牵走了。
所以老师要提醒提醒你,掐一下之后你就感觉到疼了,这心又回来了。这个时候问,野鸭子现在什么地方去了,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其实野鸭子也好什么也好,都是我的一种心的一种认识,我的心认识它,它就存在;我的心要是不认识它,它就不存在。
当然注意了,这个存在与不存在,它不是实际的实有的存在不存在,而是指的一种境界,一种意义的存在不存在。
比如说王阳明,王阳明带着他的学生去山里面春游,就看到花了,看到花之后太漂亮了很好看,学生也老想着花,回来之后还想着想着,就去问老师了,说,“老师,你说心外无物,我觉得怎么不对?怎么叫心外无物,你看我们没有去看花的时候,花不还在那山里面吗?”
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认识,是一种实有的存在,这样的一种观点。但是,王阳明恰恰是跳出了这样一个层面,他是到了境界和精神的层面,他就说了,“当我们来看花的时候,你的心和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当你不看这个花的时候,你的心和花都是处于一种寂静的状态,可见你的花不离开你的心”。
实际上,王阳明的例子也好,禅宗的例子也好,孔子的例子也好,中国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他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是一种主观的境界,而这种主观的体验,这种主观的境界它可以很高,可以高到不可言的这样的一个地步,不可言是什么意思呢?
不可言,就是“目击道存”。
A:
有道理,这个禅宗的故事好好,我来好好揣摩揣摩,一看就知道了,是的,我们经常需要去现场看一下。
北斗:
今天,诗意大发了。哈哈,点到为止,别把大家的思想搞乱了,希望不要理解成刷屏吧。
@A 你说的有道理,人要抛弃固有的框架,去用一个全新的眼光,去理解,去看待这个社会,人生,自然,这是很难的,但也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
庄子里面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孔子特别想见一个人,这个人当时的品行很高超,是一个很理想人格的一个象征,结果孔子去见了他之后,见了之后一句话没说,回来了之后,孔子的学生就问他了,说夫子,你特别想去见这个人,怎么见到这一句话没有呢?
孔子的就是“目击道存”,不用言语了,就一眼看过去,所有的该领会的都领会了。
中国哲学当中有一种这样的存在,这样的一种智慧,不需要言语表达的一种主观体验,当然按照我们的理解它并不难,一种人生的体验。所以,才说它更多的只是一种常识(Common Sense),因而常识不需要太多的废话,我不说人家也明白,不用复杂的逻辑表达也能理解,你更不需要什么逻辑的证明,直接就是它了。所以,这就叫“目击道存了”,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你经常也会遇到这种现象。
但是,这种经验性的常识性的东西,也不是说很多人真能理解,也是需要不断的修炼的,这是中国哲学的特点。
比方说我们年轻的小伙子,在大学校园里,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女孩子,你们两个没有任何的言语,只是四目对看了一看,但是这一看之后,你的心中有了他,他的心中有了你,这个时候没有任何言语,但是你们之间就已经种下了爱的种子。
那么,这个爱的种子怎么播下去的呢?
很快,一见钟情,就好像林黛玉和贾宝玉见面似的,我怎么好像觉得这个人在哪见过,怎么那么熟,完了之后的话,我们两个心里面就你有我有你了,然后到了图书馆的时候,图书馆自习室一百多号人,一进去之后谁都没有发现,就发现那个女孩子了,然后晚上的三个小时,拿一本书在那里翻,什么也没看进去,心里面全想的是她了。
那么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就是一种主观体验。而“爱情”其实也是一种主观体验,这个东西有点像参禅,所以你说你要去参禅,你把“爱情”参透了,基本上禅也就参透了。但是,这种主观体验很麻烦,一定要求人有很高的智慧。你要是没有很高的智慧,主观体验他会出问题。
比如,你跟这个女孩子已经见面了,或者说已经是播下了种子了,然后你发现你会变得非常的有智慧,怎么变得非常有智慧,昨天下那么大雨,这个女孩子在那自习室里没带伞,你心急如焚地跑到宿舍里面拿了一把伞,然后站在教室里面拿着伞等着她,她一看一句话不说,走到了你的伞下面,两个人并肩的走向了食堂。
不需要语言,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很恰当地把你的爱表现得非常的好,那么这个女孩子比方说碰到难题了,心情很悲伤,这个时候你会坐在她的身边去给她排犹解难,逗她开心,你看春光明媚,我们去爬爬山去散散心,看看绿色的杨柳,这个女孩子就会觉得,这个男孩子真不错,他很能懂我的心。
你在表达你的爱的时候,你在过程当中你是你的这种爱的表现形式,是很丰富多彩的,那么你在这个过程当中,能不能把他变成客观的学问呢?
这个时候要变成客观的学问的话,我们就不太容易了,就是你要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把一个东西来界定一下,比如要定义一下概念,什么是爱?
那这个例子中的爱,可能就是送伞,好,你把这个定义下来,这就变成客观的学问了,于是得出了结论“爱就是送伞”。比方说另外一个孩子,他要跟你学一学,好,他听说了“爱就是送伞”,我看上一个女孩子我就去给他送伞。
但是就会出问题了,比方说这个女孩子现在脚崴了,她一个人在宿舍里面很悲伤,你给他送一把伞去,这个女孩子会觉得这个男孩子一点都不解风情。
但是,这个男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我这是学问,我这是理论,学问上就写了“爱就等于送伞”,我送伞就代表着我的爱,那女孩子就说,你咋不给我送一盆花呢?
所以说,中国哲学的体验方式,一旦变成了学问就不能用了。所以,中国哲学的真正麻烦在这里。
所以说,中国哲学的高度太高,也对人的要求太高,只能靠悟,和感受,或你说的缘分。往深一说,只有靠修炼了。不过也容易万金油,喜欢了说是有缘分,不喜欢就说是没有缘分,然后过几天,又和好了,又有缘分了,然后......
各有各的解释,也没有恒定性,这就不好搞了。它不仅仅用知识的角度去理解,这就比较难了。
A:
缘分,可能是对一些说不清的事情的认可和借口。把偶然性解释成必然性。
北斗:
是,是一种无奈的解释。因为理解不了,也解释不了,干脆不解释算了,更甚者,直接说是神的意思就行了。所以,这其实已经区分了哲学,科学,常识、迷信(这个词在这里是中性的)的关系了。
B:
有人总结:西方人思考靠大脑,中国人思考靠心灵。不是说中国人没有大脑思维,而是认为心灵主宰大脑。
北斗:
有道理,这个和历史也有关系。同理,也不能说西方人没有心灵,他们也有,只是那个阶段他们过去了,尤其是科学打破了神学的桎梏之后,科学的思维占据了主流。但还是有心灵的。
文化有三路向说,印度神学文化是向后看,中国是中间的,西方是向前看。西方是早熟的婴儿,这是梁漱溟所说的三路向学说,也有道理吧。
而其实上,向后看,向中看,还是向前看,各个文化都有的,但偏重还是有区别的。
梁先生有一个定义,文化不过是一种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是什么呢?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Will)……,和那不断的满足于不满足罢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B:
事实上古印度人的大脑启迪了全世界。
北斗:
于是,生命哲学的时候都谈到这一点,它应该是一个体系。文化就是生活的样式或者生活的样法。生活的本质啥?就是意欲。意欲,来一问一答,推动生活是个不断的连续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那么从意欲满足的角度,梁先生把它分作三个层次。
有这三个层次就产生出,人生所面临的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对物的问题。
人的生活一定要借助于一定生活的物质资料,所以,人需要去解决人和物的关系问题,也就解决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问题。现在的我,当下的我,去克服已成的我,从而来实现这个人的意欲的要求,这个层面的问题,也就是人对物的问题,这个是能够得到满足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人对人的问题。
人是群体的存在,人要从事生产要生活,就会产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个关系按梁先生的说法,表现为人和他人,也就是我的意欲满足和其他有情,有情包括很广了,但是在这儿主要是指人了,我和其他有情也就是他人之心,“他心”。我的满足和他心的关系问题。那么,这个层面意欲的满族能不能得到实现,这不好说,我不能强制,我喜欢一个女孩,我不能强制人家也喜欢我,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能不能得到满足,是个未定之数。
他和第一层面不一样,第一层面人对物的关系好,比较容易解决。
第三层就是人对自身的问题。
第一层面,第二层面的问题都是外在的问题。当外在的问题解决以后,人会发现人的烦恼不是从外边来的,而是从自己来的。这里面就涉及到人对自己的一个关系的问题,那就是关乎人的自由的问题,像人的对自己生命的要求,这个问题使不容易得到解决的,或者说无法得到解决。
比如说人想长生,这个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现在我们一打开电视频道,最热的频道就是养生的问题,人的长寿预防,可不是你锻炼你养生就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
有些人很注重养生,但是寿命很短,我一个同学40多岁突然就走了,养生非常注重锻炼,叫皮夹克一穿,他有钱开着车就上山爬山游泳锻炼,各方面非常精神,但是突然40多岁就没了,这个东西不是我们人能够解决的了的问题。
这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梁漱溟先生是这样说的,其实也没啥神密的。
对于这三大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就产生了人生的三个路向。这三个路向,在《东西文化及哲学》里边做了一个概括。
北斗:
@B 是的,我把它发到这里,应该说的和咱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首先第一种,它叫做本来的路向。
就是人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这是生活本来的路向。
这个路向,他采取的方式就是一种奋斗的态度,这个就是遇到问题都向前面去走,向前面去要求下手,去求得解决。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要改造局面,使得周围的环境,周围这个世界能够满足我的欲望,满足我的要求,这是生活的本来的路向,这个路向的方向就是向前去求。
第二种路向,就是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不去要求改造局面,而是就在这种景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
这种应付的方法,他下手处不在前面,眼睛不是朝前看,而是向旁边看。他并不想奋斗去改造局面,而是用回想的方式去随遇而安。他所应付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那么他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住的房子很小还漏雨,第一种态度,他的路向办法就是把这个房子扒掉,重新盖个好的,重新造一套房子。而第二个路向,他不是要去换房子,不是要解决这个房子问题,而是要解决自身的问题,要随遇而安,去调试自己的态度,调试自己的意志。这样也能得到满足。这个路向的特点,是对于自己强调对于自己的这种观念的一种变换调和和持中。
第三个路向,就是遇到问题,他要从根本上取消这个问题,它既不是要解决局面去改造局面,也不是去调试自己,而是要从根本上取消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也是应付对应应付困难的一种方法。那么凡是对于种种欲望都是一种禁欲的态度,这种路向的特点是转身向后。如果用房子的例子来讲,它不是像第一种路向,那样去盖新房子,也不是要回过头来调试自己的观念,调试自己的这种态度。而是根本上取消对房子的欲求,这是个禁欲的态度,这种路向的特点就是转身向后去要求。
那么这个人生的三路向说,是梁先生考察文化问题的根本的一个理论的依据。梁先生理解文化它采取的是一种整体论的理解方式,他反对把文化的问题看作是一些死的面相,把它抽象为一些抽象的要素,然后把它组合起来。
所以,他讲理解文化的特点,是要首先去把握一种生活的路向,他的思路是要把握住一种文化的根本的路向和根本的精神,而不是把文化看作一些抽象的面目,就是西方有些抽象的东西,然后我把它拿过来把它综合起来。
我们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说我们要吸取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然后再建立我们新的社会主义的当代文化,这和梁先生的说法就不对头,你首先要解决你自己的根本的态度,要把握住一种文化的根本的精神,然后才能建立起一个有生命的这样一种文化的系统。不能是说把各种各样的文化都打碎了,打成碎片,然后再把它重新组合起来。
所以,梁先生三种路向,这种文化路向说,要把握一个文化的时候,要把握它的根本的态度,由此把握住它的根本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路,按照梁先生自己的说法,就是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的方式和样化,那么文化之样式的不同,是由于意欲之说的相不同。
这是他的对文化的一个根本的看法,依照这样一种人生三态度,三个路向的说法,他把中西印文化概括为三种精神。
B:
的确是三种精神,我觉得现代人的智慧真地不如两千多年前的古人。
北斗:
总结成三句话吧:
首先,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或者说,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的精神产生“塞恩斯”(科学),与“德谟克拉西”(民主),这两大异采的文化。
那,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这是对中国文化的概括。
对印度文化的概括,就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根本精神的。
这里并没有什么高下的判断,只是批出这三种路向的特征。
这个也不能这样说,主要现在知识太庞杂了。对整体有利,对个人的发展不利。
B:
整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哲学家都是为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做注解
北斗:
因为人永远学不完,就陷入了所知障了,求知欲越强,越麻烦。所以,还是要从根上来理解。对,也有人说西方后来的哲学家,与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也有道理。
B:
要么批判要么演绎论证,都离不开2000多年他们那个时候思考的问题。
北斗:
这倒真是这样,logos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对于逻辑本身也有不同时代的理解。比如有理智,理性,知性什么的,其实也是属于logos。
而且哲学中的批判,也不是大众所认识的批判,它是一种“澄清前提,划清界限”的意思。也就是说,其实是一种三段论的表达,比如大前提,小前提,然后结论。人类的思考,现在很难突破这种模式。
比如像梁先生这样的哲学家,也难以逃脱这种思考模式,前中后,上中下,不管形式和内容如何,其解释技术还是三段论,这样,话就让他说完了。
B:
中国人智慧第二次飞跃应该在佛家及婆罗门文化传到中国以后到唐朝中晚期。看看韩愈的《原道》就知道了,当时儒释道竞争非常激烈。我搞不懂清朝统治者信仰佛教,但还是那么专制呢。梁漱溟的解释,这个解释太笼统,但某些论证还是真有道理。不是真信仰。也许中国的儒家文化最最经验与实用。此儒家非彼儒家。
北斗:
清朝统治者本质上是外邦,他所使用的文化,还是本土文化,不然难以管理这么庞大的国家。可能允许佛教的存在,至于说整体上信,这个不太好说。
对,这是个解释框架,比较得有这个框子,这谁也逃脱不了。然后,根据这种思维方式,去进行解释。任何人解释事情,都离不开三段论的这种框子,否则,没人知道你想表达什么了。这种框子,在古代已经形成了。
在黑格尔那里发展成了正反合,辩证的思维。对,但因为科学的影响,儒家也很难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在思想和文化上,现在还是科学为主。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在不管什么家,一旦要求用科学来解释,就立马不行了。
现代人就是这样,你说不是科学,他就不信了。所以,一切要假以科学之名,否则,人家就会认为我们是迷信了。这也是科学的强大影响力。
比如,中医也没办法, 只能称自己为中医科学了,其实和自然科学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没办法,你不加这两个字,现在人家就不相信了。
B:
但科学也只是存在于一定条件的假设中。。标榜科学的也并非科学,有可能是反科学。科学学习科学经营科学生活科学工作科学交往科学管理,等等,谁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谁认识了客观存在就是一种科学,科学家对物质、空间、时间、运动形成了秩序的认识,我们把它们称作科学,就像牛顿、爱因斯坦一样他们把智慧也上升到自由秩序的美和善。
北斗:
对,所以,以科学为宗,拉低了人的思想高度。所以,科学与人文,都重要,要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性。只是现实不乐观,科学脱离了人类控制,像野马在狂奔,你看核武器,基因研究,.......这是其实是反人类的。
说是只是研究,骗谁呢,研究的目的,肯定以后会用上的,万一哪个科学家脑子一热,就造出一种新型的人类了。现实不乐观,并不仅仅是科学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到这样的形态了,是和教育有关,和人的高度专业化、专门化、制度化、职业化有关系。
也就是说,搞艺术的,搞人文的,看不起科学家;同时科学家也看不起那些搞人文的,这两者之间互相鄙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不存在交集,也不会沟通,而是互相鄙视吧。另一方面,科学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在这一方面来说,占据着很强的影响力和优势。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学了这个专业,干了这个事情也只能以后靠它吃饭了,那我们的主要思想,主要工作,还是来自于我们这个专业,我们更多的会专注和我们有关的这类事情,也很少去用其他的眼光去看看自己,看看别人。人会认为其他的东西和我无关,我为什么要关心了解其他的东西呢?
其实是教育出了大问题,人要自由全面的发展,就科学和人文必须得具备一些,这个问题很重要,现在问题的难度不在于理科生,恰恰在于文科生,因为有很多文科生,不愿意去了解一些科学,那理科生很多也不喜欢文学啊之类的,但相对来说,那理科生他们来说,只要思想上到位,要想了解的话是难度不是很大的,所以,虽然文科生理科生都有问题,但文科生的问题更大。
我不知道现在高中教育还分科不分科,其实应该不分科,因为大学里学的那点知识,是不是文科理科其实有时不重要,关键有兴趣就行。
A:
已经开始走向‘不分科’了。只是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横挡在那里。
北斗:
看来已经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了,应试有时候也没办法,和人的竞争意识有关系,和教育理念也有关系。其实说白了,我们国家还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中下游,是打工仔,西方国家是发出指令发出需求的一方,我们按照他的需求干活,那经济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的更多的是干活的人员,应试其实在之前也是有一点优势的,就是培养大量的熟练的操作工,这个不管本科还是专科,其实模式是一样的,虽然有些学校好一点,但也是大号的技工学校。所以,学术类的,反而不太好有饭吃,他毕业更多还是从事同样的工作,只是他的学历高一点而已。
所以科学方面的创新也比较少,只能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也许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意识到这种问题之后会调整吧,因为不调整就更落后了,所以有时候也是环境所逼的,明明知道应试教育,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硬着头皮搞下去。
A:
教育模式是可以选择的,社会结构也是可以选择的。在于人。两千年前,诸子百家昙花一现。到今天,有可能再次出现,那就是网络时代的特殊生态环境。全球都是一家了,有了网络后。交流的渠道日新月异。
北斗:
对,关键在于个人。有道理,网络打破了很多人为的界限。所以,这里体现了人类大共的一种趋势,网络在思想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我有一些外国朋友,我们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谈天说地,也可以交流生活中的,学习中的,甚至是思想上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