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读到家境一落千丈的杜小康不得已离开油麻地小学,与爸爸去芦苇荡放鸦,从此,那些鸭子的成长便与杜小康的成长交织在一起。说不清是小康在陪着鸭子长,还是鸭子陪着小康长,抑或二者彼此陪伴,互相见证,在孤独里遥望成长。
一群鸭子,一只小船,一片芦苇,一缕炊烟,一户人家,一个鸭栏,一只水鸟,一个窝棚,一片浮云,一片黑海,一片风声,一股鸭子,一颗鸭蛋……
我将“谁会陪你走过孤独之旅”作为课堂主线,先从“那些孤独的景物”入手,让孩儿们概读全文,读完后寻找“你眼中的孤独之景”,思桐总是敏锐的,她找到了“一片浮云”,肖畅紧接着说“一缕炊烟”,她们就这样无意地说着找着,我摹然一惊,这所有景物的定语里莫不与“一”关联啊!上述的那么多“一”字景物,是不是曹文轩先生在传递着什么?于是,更改授课思路,让孩儿们寻找课文中所有与“一”关联的词句。
推火车寻找,芳竹、哲源、诗苑、裕嘉、思佑、艺铖、廉鋆,他们一一回答,几乎囊括了文中所有带“一”的词语,一缕一缕,一滴一滴,一步不离等全找出来了。
我顺势再抛出问题:“如果把一字换成叠词表达,好不好?比如将’一片浮云‘改为‘片片浮云’可以吗?”佳颖反应极快,“片片似乎传递着一种欢悦,一片更孤寂,更独立,更能与杜小康的孤独紧密相连。”其他孩儿们纷纷赞许,要想更贴切,更恰当地体现孤独,文中的那些“一”,便是极好的渲染。
这是我备课时未备到的啊,孩儿们的生成让我欢喜,每个“一”字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没有同类的依靠,倒在非同类的眼睛里交集着。失去同类的陪伴,失去同类的沟通,失去同类的交流,是不是就是孤独的源头意义呢!就像杜小康,远离油麻地,远离小伙伴,这种与人群的远离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我即兴让孩儿们用“一”说句话,还是佳颖,“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只是,当我们真正远离人群时,怕是只有孤单,未有狂欢了。
说到此,与孩儿们讲到毕淑敏老师环游世界时的感受,当一个人在海上要漂泊一到两个月的时候,每天面对的只有蔚蓝的大海,许多人便会感觉到超级的无聊与孤独,再美的景色也因孤寂而视若无睹了。可是,当环游结束,再回头审视的时候,却觉心灵有了前所未有的充实,自我的成长似乎就在与孤独的对抗里。
在相对独立,相对静谧,又有点相对孤寂的景物里,那个孤独的孩子——杜小康,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呢?推火车让孩儿们寻找写杜小康的语段。
鸿语、莘慈、欣瑶、陈帅、肖畅、哲睿等分别找到写杜小康的语段。“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与孩儿们分析这里,这体现了杜小康怎样的孤独?孩儿们寻着贴切的词语,这是一种迷茫的孤独,未知的孤独。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引导,之所以对未知迷茫,是因为与之前的生活全部割离,就好像——孩儿们极聪慧,他们说就好像被之前的世界抛弃了一样。对啊,这也是一种被世界遗弃的孤独。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这里杜小康的孤独充满了害怕与恐惧,风雨中挣扎的杜小康内心惶恐不安,他感觉到了自己力量的渺小。孩儿们细致地分辨着。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忘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杜小康面对重重叠叠的芦荡,只觉得压抑和沉重,这样的孤独让他的心像堵了什么似的。冰锐终于找回了课堂状态。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哭。”孩儿们在沉思,小康为什么会在找到鸭子后流泪。是喜极而泣?是失而复得?是委屈诉说?全都是,也都不全是。这应该是成长的孤独滋味吧,五味杂陈,复杂难言,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可内心又分明笃定清楚了许多。
这节课,还未和孩儿们聊到谁陪伴你走过了孤独之旅,如果要定位的话,那该是孤独的万千姿态吧!孤独的不同姿态,昭示着小康成长的姿态,有点苦,有点独,却又有点甜……
(这节课的记录以3班孩儿的表现为主,下次以4班为主来记录,期待孩儿们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