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第10-12章)
前两天记录了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房子)和第二阶段(点线面),今天我们进入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分析,我们了解了书的分类,也掌握了正本书的脉络结构,通过关键词、分析全文主旨以及作者的主张,我们也成功的解决了作者本书真正的意图和想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再次之上我们就需要占到一个公平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了。
比如,这本书好,还是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又应该如何改进?
作者提醒,在说“我同意” 或者“我不同意”之前,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所以,在评价一本书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到自己真正的读懂了它,这是大的前提。如果我们读一本书都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那么就没有资格去公平公正的评价一本书。
无论是从经验的角度,还是从相对论的校对。世间没有绝对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所以,对于任何一本书来书,他都可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做到无懈可击。但是对于一本书的评价,一方面说明了作者的角度和观点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清楚的放映出读者的理解和态度。
对于作者的不赞同,比赞同需要更大的勇气,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做为基础。
通常来说,如果不认同一本书,主要有四个评判标准:
1.知识不足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类别的知识,这很正常,但是作者如果对于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不足,那么对想要解决的问题,前提就不充分。而这里的知识不足,所指也就是这个方面。
比如一个哲学家写了一篇军事武器类的分析,那么在涉及到相关话题时,很可能就会出现知识不足,论证不充分的情况。
当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时,可以指出来,但是需要注意,跟我们在工作当中需要注意的一样,我们不仅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还要提出相关的具体理由或者方案。比如:先说明作者缺乏哪方面的知识,然后再给出具体理由。
2.知识错误
简单的说就是理念不正确,论点与事实不符。
比如有一种花叫“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但是小时候我们学到的都是大王花的气味很臭。可是经过植物学家的观测和发现,大王花并不会发出刺激性气味气体。也就是我们之前的书的作者,关于大王花气味方面的部分,是错误的。可能是因为,他也是查阅的资料,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作者提醒,当我们指出作者犯了知识错误的问题时,必须能说明事实,能找到相关论据说明自己的相反观点。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讲的话,写的文字,都能够代表一个人的观点。而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发表的观点负责任。
3.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也是推论荒谬。推论荒谬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乏连贯性,结论出来了,但却和前面的论述联系不紧密,论证乏力;
一种是前后矛盾,论据无法说明论点。
和前面两种错误一样,要证明作者犯了不合逻辑的失误,同样也要给出足够让人信服的理由。
4.分析不够完整
书的作者并没有解决他提出来的所有问题。
如果对于一本书有不同的意见,那么作为读者,需要对全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回顾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论述过程后,作为读者的我们也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吗?是否有遗漏?
读书是一个提升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读者通过与作者的沟通,也是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如果一本书能够为读者解决问题,那么他就是一本好书。反之,做为读者在全面的理解全书之后,就可以对书中所讲,提出自己的质疑。
当然了,如果无法用充分的证据证明作者没有以上四个缺点,就不能盲目反对作者。
“毫无理解便同意,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是无礼。”我们应该做一个谦逊、礼貌并且公正的读者,在读书寻求帮助的时候,也能够通过阅读,寻找到更多可学习的方面。
最后,如果在读完一本书后,发现还是有不少无法理解的部分,那么可以借助辅助阅读的方式帮助自己增进理解。比如阅读相关主题的书籍、导读与摘要和工具书,查找字典和百科全书等等。
对于学习,我们应该入书中开头所讲,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让自己不但能够与读者对话,更能够全面的阅读,反观作者的不足,进而全面的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