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热闹的人海,幸好所到之处人都不多,可以全然享受自我与万物之间的“交流”,眼睛所全息感受到的东西,是相机无法记录下来的。当我们遇见这些活色生香的“灵魂”时,也在对话中遇见了自己。
第一站:山西解州关帝庙
关帝君的老家在此,最喜欢多功能的“过道戏台”和形式多样的石猴但是作为祖庙感觉少了一丝热闹的信仰氛围。门口的羊肉泡馍相当美味,馍饼是有史以来吃到过最棒的。据说关帝爷每天上下班都喜欢来一碗羊肉泡馍~
第二站:山西芮城县永乐宫看壁画
一生太短,真的只够画一个永乐宫。当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而把整座永乐宫搬迁到芮城来,可谓是一个壮举。老天也给这个搬迁工程开了一个玩笑,大坝建好了永乐镇并没被淹。
永乐宫壁画,始于元代,衰于明代,总面积达960平方米。他集历代壁画大成,层层叠叠的人物,庞大的队伍,近300个人物无一相似,各有神态。比北京法海寺壁画要早,而且不像法海寺封闭,黑乎乎拿着手电筒照着看,这里是自然采光可以直接跟文物面对面观赏,气势恢弘。
在跟讲解人员交流时有个大收获就是注意殿顶四角挑檐最头儿上的四个小矮的人物造型。四个小人造型,是豫北晋南的地域特色。在北京一带,这几个小人称作仙人骑凤,是战国时齐闵王的化身,有绝处求生,逢凶化吉的寓意。而在芮城一带,这四个小人被称作“四短”,分别代表四个短见之人:即春秋时气量短用暗箭射死本方元帅颖考叔的公孙子都;楚汉相争时因见识短没听蒯通之言,最后死于妇人之手的韩信;三国时因谋略短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周公瑾和隋唐时十八岁即夭折的短命英才罗成。芮城人只所以把这四个“人物”放在这个前进一步即无路可走的地方上,是有深刻的寓意的。即在告诫人们,不要象他们那样“短见”,要放宽心胸,放长眼量,远见卓识,与人为善。那种阴损毒辣的短见方式是行不通的,前面就是绝路,到头来受害的还是自己。算是意外收获。
第三站:芮城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在龙泉村,离永乐宫不远,一个偏僻的村子里,与河南灵宝隔黄河而相望,游客稀少。正殿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建筑。该殿建于唐太和五年(831年),在我国现存的4座唐代建筑中,名列第二。广仁王庙不但是河东一带唐代建筑的孤例,更是中国唐代道教建筑的孤例。喜欢唐构建筑的简洁大气,即使是小庙也有种豪气。仅存的正殿和戏台分别为唐代和清代遗构,即便有唐代遗构加持,似乎也没有增加多少人气。屹立高台,显得安静从容,古朴苍凉。
历史总爱开这样的玩笑,遗留下来唐代建筑真是太珍贵了,都处于偏远地区,体积较小而逃过历次劫难。真心的感谢它们耸立千年,让我们有福报靠近,感受当年的繁华与兴盛。
第四站:天水麦积山石窟
买不到敦煌的票而改道麦积山,沿着崖壁壮观的场面至今回荡心间,一开始看到一个个网格把佛龛都盖住了还心生怨念,转念一想,若不是这样层层看护,怕早已像龙门石窟一样所剩无几了。
在这里有乙弗皇后凄美的故事,西魏乙弗皇后因政治原因在麦积山脚下出家为尼,后被逼自杀,死时只有31岁。儿子王元戊长大后,按照记忆中母亲的样子为原型,塑了一尊菩萨,就是那尊动人的面容。宗教从来不是凭空而降,它来自烟火人间,他们把所有美好的人性放在那尊泥胎里,纵使穿过千年岁月,也能让人为之动容。
第五站:天水伏羲庙
五千年前,伏羲一画开天地,在此始画八卦,那是远古的故事…
第六站:西宁塔尔寺
匆匆的塔尔寺之行。塔尔寺太美了,接触过《菩提道次第广论》,受益匪浅,终于来到这座600多年的寺庙。这里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与雍和宫诵经堂那尊圣像为一人)。喇嘛师父带我们参观时讲解了许多神奇好玩的事情,可惜时间太短只能匆匆而过。由于周总理的保护塔尔寺才躲过劫难,至今屹立在高原上,日夜经诵不断,繁复绚丽的酥油花、堆绣和壁画呈现出的每一笔色彩都是在向人们彰显独特的藏地文化。值得住几天好好感受下。
第7站:青海湖—二郎剑
赶上了青海湖环湖赛封路,宗智开车带我们绕好大一圈才到青海湖,一路上黄灿灿的油菜花映着远处的雪山,云彩很低天很蓝。青海湖很辽阔,游客不少,人多了就不好玩了,所以没有特别的感受哈哈哈。
第八站:共和县廿地乡
有朋友真好~宗智带我们去找他的女神温雍卓,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高山牧场。翻过好几座山才到共和县,沿路都是自由自在的牛羊群,玛尼石堆和风马旗。车停在大概海拔三千的地方,下车往上走,手机已经没信号,一路喘喘停停,匀速往上爬着,只有简陋的山路,有些甚至是崖壁,惊险的山路羊群爬得相当轻松,还有到处乱窜的土拨鼠们,一定在嘲笑愚蠢的人类。茫茫高原上,失去了网络感觉自己拽不起来。宗智不敢让我们独自慢慢走,怕遇到狼群,退耕还林后狼群又出现了,据说狼狡猾不好对付,怀着“保命要紧”的原则抓紧跟上步伐,考验意志力,连哄带骗“就在前面不远了”重复了无数遍后,终于到了高山上的牧场了!
抑制不住的激动,前所未有的景色映在眼前,兴奋的要跳起来,结果心率有点快。看到了河流的源头慢慢汇聚成小溪流,山上的草甸干净得圣洁,牛羊和小马自在地奔跑。整片高原上只遇到两户牧民,宗智女神温雍卓跑来迎接我们,一位热心美丽的藏族姑娘,摘着地上的野蘑菇带我们去牧场的小屋。她的爸爸妈妈和宗智在那等着我们,那是梦里也描绘不出来的场景 — 在高山草原上、冒着炊烟的方形小土屋、翻着泥土的羊圈、还有面前一大片草原……美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们让我们坐在土炕上,边上的锅里煮着黑茶,一大脸盆青稞做的馍馍像面包一样,还有梁上挂的腊肉,用牛粪烤的野蘑菇,撒点盐,超级鲜美。叔叔晒的黝黑,眼里有光拿着念珠虔诚念着经咒,阿姨慈爱地张罗我们吃馍馍,(还要给我们宰羊吃,吓得我们赶紧制止)温雍卓烤着野蘑菇,宗智沉浸在他的爱情里哈哈哈……我们这样的草原访客,羡慕他们拥有这样一片美丽的土地,自由而不被打搅。他们的信仰是虔诚无伪,对待人也是友善热忱,不存在阿谀我诈,摩托车放山脚下一个月都没人牵走。藏民的心胸如草原般宽广,眼睛如雪山一般圣洁明亮。
短暂休息后,他们忙着把刚剪下的羊毛背下山卖,我们得原路返回,走得慢提前先走。晚上七点的高原依旧太阳高悬,一路追着土拨鼠和小鸟慢慢下山。看着远处的群山才发现这次真的爬太高了,面对连绵不绝的山坡,我们渺小得像一只蚂蚁。只见她们母女各背一大袋羊毛,还牵着一匹驼满羊毛的白马后来居上,迅速往山下走去了,这是真正的女汉子!
下山途中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头疼欲裂,到山底才知到达的地方已经是五千米的海拔了,属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瞬间觉得自己还是挺牛逼的。虽然没吃上糌粑和青稞酒。
这趟旅行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高原之行,认识了淳朴善良的藏族朋友,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可能就是照亮对方那一瞬间,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物质欲望的把控,对信仰的虔诚,为人的真实而充满善意等等。包括那一片美丽辽阔的高原,所有的生灵是如此快乐自由,不受拘束,让人不会想去逮它圈养为宠物,而是祝福它们依托着丰沛的土壤,继续这样快乐生活着。真正的爱,是祝福。真正的靠近,不是自私的占有,而是万物间的共情。
第九站:西宁东关清真寺
融合汉、藏、伊斯兰风格的西宁东关清真寺为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礼拜大堂为宫廷式建筑,屋顶部有藏传佛寺拉卜楞寺赠送的宝瓶。两座亭子顶端经筒是塔尔寺赠送,不同宗教彼此尊重和融合。正门是一座拜占庭风格的洋葱球大楼,多种风格,古朴雅致。此起彼伏的经诵声,来来往往的穆斯林在这座古老的清真寺里,延续的千年的祷告…
听阿訇讲解伊斯兰的故事,越发觉得许多偏见误解源于无知,缺乏交流使人对素不相识的群体有成见与仇恨,这种对人毫无根据的成见其实随时在发生,多元的社会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包括现在所遇到的性别多元的议题,如果只是固步自封,不去了解和思考的话,依然只会盲目自大,真正成了井底之蛙。
一路西行,抵达张掖途中的景色真是太震撼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黄色地毯似的一路铺到远方的祁连山。
第十站:张掖大佛寺
喜欢参访这些古老寺院,请导游讲解能更加深入的感受其中的内涵。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为西夏国国寺,因有室内最大卧佛而闻名。卧佛属于木胎泥塑,佛身内部是一个木质卧佛骨架,分为上中下三层,前后11间。现在来看卧佛实际更像是个密室;大佛的左手是进入密室底部的通道大门,严谨的木质楼梯可以通往各层。后面展馆有睡佛的建筑模型图,对一千年前的智慧惊讶的五体投地。
从佛头往佛足走,会发现佛眼有睁到闭,真是寂静涅槃。这是所见过最安详的卧佛了。
据传十年浩劫期间,造反派入寺欲用火药炸毁这尊上千年的大佛,谁知破开了卧佛的肚子,竟从里面流出金银珠宝,发现了佛像内部是一个有着五层阁楼的结构,西夏皇室当年以金银、五谷、经书等装藏佛身,用以礼佛。看着无数的财宝,众人纷纷冲进佛像中抢拿,一哄而散,财宝没了,佛像却得以保存了下来。(未知真伪)
不知道卧佛在这千年里是如何看待沧桑变化中的一切,“他”是无情吗?还是真正含笑对待眼前的成住坏空?
也许正如大殿门前楹联所书写的:
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
第十一站:张掖丹霞彩色丘陵带
“谁驾七彩祥云落人间,
竟美了张掖600万年~”
第十二站:张掖马蹄寺
马蹄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距今已逾1600多年,位于祁连山脚下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不同一般佛寺,它没有森严宝殿和琼楼玉宇也无古木参天,只是一面巨大的陡直平整的红色光秃崖壁,山壁里开凿了上下七层有如迷宫般的洞窟,共二十一窟,下大上小,呈宝塔型开凿于悬崖峭壁,壁立千仞,气势恢宏。
这里是绿度母的道场,供奉绿度母及20分身,据说曾有飞马踏临山上饮水,留有马蹄印,故名马蹄寺。
走进三十三天石窟,窟内石级陡峭,婉转起伏,忽明忽暗,通道狭窄仅一人通行,需侧身相让,匍匐而行。每走过一段艰难的路,都会有一座石窟出现,慈爱的度母拈花而坐,低头注视着狼狈不堪的你,在困境中是否还能保持从容呢~
许多精美的雕像已在破四旧时被毁坏,墙上还有游客用小刀划下旅行印记。心疼这些瑰宝的同时也觉得这可能是马蹄寺的宿命,这么多年过去了,马蹄寺依旧低调隐于深山,石窟暗淡,但三十三天的度母依然熠熠生辉。
第十三站:平山湖地质公园
相较于丹霞彩色丘陵的绚丽,这边只是相对单一的红色。但可以深入大峡谷内部穿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是来自“一亿八百万至两亿四千万年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红色砂砾岩”的问候。面对浩瀚的景观,我们在这样的时间维度里,真的只是宇宙里的微尘众生。
在大峡谷穿行,以为是生物的禁区。没想到没遇到蛇,却发现了操心的鼠妈妈叼着淘气的鼠宝在穿越山崖。母爱在万物生灵中都是共通点。
第十四站:张掖城区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张掖是一座四通八达的城市,在丝绸之路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是河西走廊的咽喉,也是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不仅拥有雪山、草原、森林、花海,湿地,丹霞和彩丘。这是一个丰富有内容的古城。物价不高,人也和善。在夜晚的木塔广场,一群维族人开心跳着舞蹈,任有兴趣的人加入狂欢,氛围很打动人。跟正锁木塔的保安大爷交流后,居然打开大门让我们进去参观,受宠若惊~
返程~
坐着缓慢的绿皮火车,沿着黄河行进的方向,一路向东回北京。漫长的车程正好梳理下这一趟随性的旅程。在一座座古老建筑和一尊尊沧桑的塑像面前,心中充满感激,感谢经历了上千年它们还在原地等着我们;在失去网络的高原上,人处辽阔中,心却是往内看,拥有了难得的宁静,我们拥有足够多却还总斤斤计较,不切实际的欲望让人不快乐;峡谷里老鼠,草原上的土拨鼠和牛羊,甚至是狼,都令人感到平等而珍贵,生命真的需要被尊重。生命的平等与自然的广阔,人与人之间流动的温情与关怀,不同文明经过时间的沉淀而永葆荣光,紧密相连。
庆幸我们还没有成为挨了捶的老牛,毫无感知力。还会坐在古塔下聆听一下午的铜铃声,还能在千年殿堂里不由自主的顶礼膜拜,还会因为动情地朗诵而泪落如雨,还能不在乎年龄,遇到志同道合的友人秉烛夜谈…
旅途很短,灵魂却在蓬勃生长。努力活得更真实,更忠于自己灵魂,好好修行,认真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