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其间,我们一家人都会外出旅行。今年比较特殊,因为春节的前一段时间,我接到渭南博物馆的通知,要求初七必须前往那里报到。于是,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这回的春节旅行就大大缩水了!
初二清晨从家里出发,初六晚上就要回来,五天的时间能去哪里玩呢?想来想去还是去成都溜达一圈,顺便前往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看看,这样我到达世界遗产地的数量又可以增多了!
原本是为看大熊猫的旅程,结果又被途中的各类博物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去了风头。其间,我不仅参观了李白纪念馆、绵竹市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卧龙自然与地震博物馆、郫县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和罗江博物馆等,还到达了剑门蜀道—朝天峡古栈道遗址、剑南春酒坊遗址、庞统祠墓、青林口古建筑群、良马寺觉皇殿和智果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本人到达的“国保”单位总数增加至605处。
第一天:西安(咸阳)—江油
1月29日早上8点半,我们就从家里出发,沿着京昆高速公路一直向西南。大约下午三点左右,就到达四川省广元市的朝天区,这里著名的明月峡古栈道,集栈道、驿道、纤夫道于一峡,江对岸宝成铁路穿山而过,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在此地交相辉映。
第二天:江油—都江堰
夜里抵达江油市区,在这里住了一晚。1月30日早晨,我们前往昌明河畔的李白纪念馆,这里是一处仿唐园林建筑群,在草木簇拥的各类雅致建筑中,有历史文物陈列、李白生平陈列馆,以及杜甫堂和李白堂等。
离开李白纪念馆之后,我们来到不远处的红军纪念碑,这里如今已是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心。地面上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下方却已被地下商场和步行街填满,多少有几分“西安钟楼”的意味。
离开江油市,我们顺着高速直奔绵竹,刚驶下高速出口,眼前铺天盖地都是巨幅的“绵竹木板年画”装饰的图案。按照路牌的指引,很快就来到不远处的“年画村”,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随后,我按照手机地图的指引,来到绵竹市博物馆。这里正在进行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所以博物馆没有对外开放,但我有幸参观了隔壁的诸葛双忠祠。庭院中的“蜀汉三叛”石像,将傅士仁、麋芳、郝普的形象进行极度丑化,反应蜀地百姓对他们的深恶痛绝。
离开双忠祠,穿过对面的朱家巷,就来到以剑南春酒坊遗址为核心的老街。2003年至2004年之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这里清理出一大批和白酒酿造工艺密切相关的遗迹现象,包括酒窖26口、炉灶5座、水井1口、晾堂2座,以及粮仓、池子、水沟、蒸馏设施等各种生产要素,内容丰富完备。
行至老街尽头的关帝庙,庙门前的戏台上正在表演四川的折子戏,广场被前来看戏的市民围得顺泄不通,连庙前的台阶上都坐满了人。我却听不懂戏中的一个字!
在绵竹稍作停留之后,我们又来到彭州市,终于赶在下午4点闭馆之前,冲进了彭州市博物馆的大门,欣赏到这里窖藏出土的众多青铜器、兵器、金银器和货币等。可惜这里不允许拍照,我刚拍摄了两张照片,就被工作人员无情地制止了!
第三天:都江堰—成都
原本打算连夜去汶川,但行驶到大禹祭坛时和家人发生争议,于是又折回到都江堰市住了一晚。1月31日清晨,沿着新修好的公路,我们从映秀镇直奔卧龙大熊猫栖息地。
顺着山中盘旋上升的公路不断向前行进,经过耿达乡时我们看到新落成的中华大熊猫苑,于是就选择先游览这里。购票进入大门之后,沿着台阶和小路向上步行一段,就来到观看大熊猫的园区,这里分为“熊猫亚成体区”“熊猫幼儿园”和“大熊猫走廊”三个区域。
除了“幼儿园”里的小熊猫活蹦乱跳之外,其他区域的大熊猫就很不配合了!不是屁股对着游客睡大觉,就是躲得远远地一动不动,我很快就对这些“国宝”失去了兴趣,倒是周围的自然环境,让我看到了久违的青山绿水,呼吸一口没有霾的雾气,多么令人精神抖擞。
告别了大熊猫苑,我们继续向前行驶,不一会儿就来到卧龙镇,参观了卧龙自然与地震博物馆。这里由原本的大熊猫博物馆改建而成,以记录卧龙保护区的地震和重建,及展示邛崃山系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主题的博物馆。
按照原路离开山区,返回都江堰市之后,我们继续朝着成都方向行驶。在郫县专门驶下高速公路,只为看看著名的望丛祠,它是蜀人为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
除了望帝和丛帝巨大的陵墓之外,郫县博物馆也坐落其中,建筑外观如同“公厕”一般很不起眼。内部的展品多以汉代陶质冥器为主,没有太多珍贵的文物,展厅入口处悬挂的一张俞伟超先生题字的照片,格外显眼。
第四天:成都—剑阁
晚上,住在成都一品天下地铁站附近,夜里和家人乘坐地铁前往火车南站周围,逛了好几个大商场。2月1日清晨,又继续乘坐地铁直奔文殊院,今天正直“破五”,这里都是前来烧香的市民,寺院内外甚是热闹。大殿前的铜制围栏上的福字和麒麟,都被大家摸得金光闪闪。
离开文殊院,在春熙路吃了饭,就来到新落成的成都博物馆。除了跑遍二至四层的基本陈列以外,我还有幸看到正在举行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等比例复制莫高窟的洞窟内漫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中午,参观完成都博物馆,我们在天府广场乘坐地铁返回。在地铁站中,偶然看到生命奥秘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人流密集的通道上,热情地宣传“成都人自己的自然博物馆”。对博物馆宣传能够如今积极,在其他城市真是难得一见!
回到酒店收拾好行李,我们就开始返回陕西。途中经过罗江县时,我们在白马关驶下高速,专程来到著名的“落凤坡”,瞻仰了庞统祠墓。这里是古代金牛道的必经之地,春节其间人流络绎不绝。
随后,我们顺着公路,进入罗江城区,万安驿旧址赫然出现在路边。不一会儿,经过闹市时,一座楼阁隐藏其中,沿着狭窄的老街道慢慢靠近,才知道它是老城区内的魁星楼。接二连三的古建筑,证明这里确实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
最后,跨过凯江上风格独特的廊桥,迎面的山崖上,就是罗江县博物馆。拾阶而上,古建筑和碑林一一呈现,顶上平台矗立的景乐宫,就是博物馆的展厅。展厅设施比较简陋,珍贵的文物并不多,唯独几件古桥上的石龙和石臼等构建,让我眼前一亮。
博物馆最重要的展览,就是纪念李调元的生平馆和著述陈列馆。他是罗江本地人,清代的四川戏曲理论家和诗人,与张问陶、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走出博物馆的展厅,我才猛然发现,面朝江面的山体,竟然被雕凿成李调元的模样,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离开罗江县,我们继续驶上高速,终于赶在日落之前,来到山沟之中的青林口古镇。除了随处可见保存较完整的大量清代、民国时期的木构民居外,红三十军经过这里留下的众多标语,如今也成为了“文物”。
这里最值得看的是一座历经沧桑的红军桥。1935年,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击溃国民党的二十八军、二十九军。红九军、红三十军经剑阁进入青林口,并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如今,桥头上“拥护红军”“参加红军的分好田”“红军是穷人的救星”、“婚姻自由”等标语石刻还清晰可见。
第五天:剑阁—西安(咸阳)
返回陕西途中,接近夜晚十分,高速变得十分拥堵。于是,我们就在剑阁出口下来,在这里住了一晚。2月2日继续赶路,进入汉中境内时,在城固出口驶下,沿着城洋公路跨过胥水,来到洋县寻访两座“国保”元代建筑。
2008年第一次来汉中时,我就曾经过这里,但并没有找到两处建筑;之后又来过两次,依然无功而返。这回提前在地图上,找到两处建筑所在的“四红村”和“智果村”,经过这里时按照手机导航的指引,刚离开公路进入通往四红村的乡间小路,不久就看到道路尽头大殿翘起的一角,如同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般。
绕过一排民房,良马寺仅存的觉皇殿赫然呈现在眼前,周围一片空旷。觉皇殿即大雄宝殿,建于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殿长18米,宽15米,高12米,面阔5间,双层假昂斗拱,歇山顶,建筑精良,雕刻别致。殿前的墙壁下方,镶嵌着民国十九年三月重修大殿时的碑刻,可见这座所谓的“元代建筑”,也经过了历代的不断翻修。
继续顺着公路向前,在智果村中正对着公路的一扇大门外,看到智果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正巧这里的工作人员开门出来,我向她说明来意之后,这位大姐很热情地带领我进入参观。
智果寺的两座大殿,被一个封闭的院子保护起来,里面树木参天,幽静肃穆。前方的大殿与良马寺觉皇殿风格基本一致,后方的藏经楼建于明万历14年(公元1586年),楼长21.7米,宽18.3米,高12米,属典型的宫殿式建筑。原藏有各类佛经3000余卷、4178册,每年阴历六月初六,都会举行盛大的“晒经会”。如今,经书已经被转运至县文化馆,这里热闹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离开洋县,在龙亭驶上高速,由于秦岭山里堵车严重,大约晚上8点才回到咸阳的家中。结束五天短暂精致的旅行之后,2月3日前往渭南博物馆,开始全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