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我吃过许多不同做法、不同味道的土豆,却没有一种能够与记忆中的相媲。
秋天到来,成片金黄的稻田钻进眼中。同玩伴欢天喜地的唱着新学的儿歌,蹦跳的回到家中。记忆里,没有几个下学时间家里是有大人在的。
气愤的用力摇几下门锁,又跑去另外一扇门踹两脚。等发泄完心中的苦闷,这才进厨房端两个小凳子出来,坐在家门前,一边写作业,一边静静等待爷爷奶奶回家。看着天渐渐变黑,内心也开始焦躁起来。时不时的跑去隔壁婶婶伯伯家,小心翼翼的问,“婶婶伯伯,你们知道我爷爷奶奶去哪儿了吗?”话语中带些哭腔,仿佛他们回答不满意就要哭出来似的。
这是儿时常做的事。后来渐渐长大,虽然天开始变黑也不见爷爷奶奶的踪影,却也不那么惊慌失措了。我会学着洗菜做饭,心疼爷爷奶奶了。
小时候家里土豆多,加上我也爱吃,奶奶便时常做。
渐渐的,放学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踹门不是发脾气了。一放学,小伙伴们放下重重的书包,相约三五成群的四处玩。每次路过我家门前也会记得叫我一声。
我摇摇头,搬出爷爷奶奶专程留在外面的小凳子,开始和作业做斗争。结束之后,便开始洗菜了。
通常之下,我都只会准备土豆,然后静静等待奶奶回家。
奶奶做饭速度很快,她每次回家不到半个小时,香喷喷的土豆便做好了。
每每吃饭,奶奶总是慈爱的揉揉我的头,面上的微笑总是那么灿烂。
金黄的土豆在铁锅中呲呲作响,散发出阵阵香味。
现在,每次闻到那阵阵土豆香味,都会忍不住想起奶奶。可是,在也没有能够和记忆里的味道相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