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没有意义全看我们对人生的看法---胡适
泰戈尔说:“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感性与浮躁占领了我们内心的理性,因此在人生中留下许多遗憾:在学业上,由于我们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盲目地选择了别人为我们选定的、他们认为最有潜力和前景的专业;在事业上,我们故意不去关注内心的声音,在一哄而起的热潮中,我们去选择那些最为众人看好的热门职业;在爱情上,我们常因外界的作用而忽视了内心的声音,因经济、地位等非爱情因素而错误地选择了爱情对象。
我们都是现代人,现代人惯于为自己做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但是,我们唯一忽视的,便是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拿破仑告诫我们:“如果一个人只重视肉体而不关注心灵,他是不会为自己心灵上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而惊扰的。但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找不到适当的方法;相反,要是他什么感觉也没有,则表明他不配作为一个文明人而存在。因为他从来没有正视过也没有解决过他的问题,他已埋下了一颗在多年后会令其深深后悔的伏雷。”
大珠慧海第一次拜见马祖道一禅师时,虔诚礼拜。5瞟马祖禅师问他:“你来此所为何事?”大珠慧海说:“我来这里向您求佛法。”
马祖禅师说:“我这里什么也没有,哪里有你要求的佛法呢?你都没有顾好自己家里的宝藏,甚至没有发现自己的宝藏反而东奔西跑向外寻找。”
“什么是我自家的宝藏呢?”大珠慧海困惑不解。
“现在正在询问我的就是你自家的宝藏,你所需要的一切就在你的心里,一样都不欠缺,你又为何要向外寻找呢?大珠慧海顿悟,叩首离去。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宝藏,又何苦向外寻找?马祖禅师其实也正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大珠慧海,一个人只有自己来开悟自己,才能真正走上解脱之路。向外寻找不能带给你真正的归宿,只有求助于自己,点燃自己的心灯才可以。
古语云:“心非静不能明,性非静不能养,静字功夫大矣哉!”意思是:要认识自己,必须先静下心来,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我们要洞察自己的内心,也要排除一切的干扰和杂念,保持平和的心态,全情投入进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自己的内心,才能明白自己的心性和本质,才能顺着自己的心性,谋取发展。
人生就是一场直播,不能重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很多人惯于参照别人,从别人的身上找寻可供借鉴的东西。然而他们忽略了自己本身的才华,使自己慢慢变得平庸,须知,靠别人终究是不如靠自己。
人生许多抉择与作为都让人无法把握,总是在今日和明朝之间犹豫徘徊。以静观动就是一个积累经验的好办法。所以,只有聆听内心的声音,达到身心合一的和谐境界,才能以理性的态度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把命运的主动权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