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Day51/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1.12·7/个人成长篇】《论语·述而》
【一】精读复学内容
原 句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原 句 译 文
(葬礼时)如果孔子坐在戴孝者的旁边吃饭,那么他从来不会吃饱。
原 句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原 句 译 文
如果当天因为伤心事(如有人去世等)哭过,为表示尊重,孔子这一天就不会唱歌了。
原 句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冯”也作“凭”,见《论语集释》。
原 句 译 文
孔子对颜渊说:“受重用时,就展露才华;不受重用时,就韬光养晦。这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吧!”子路说:“如果您带兵作战,那会让谁辅助?”孔子说:“徒手斗猛虎,赤脚过深河,至死不悔的人,我是不需要的。我需要的是那种懂得敬畏,小心行事,以智谋取胜的人。”
【二】收获新知
一、遇到让人紧张的事,尽量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这是不是会显得成熟一些?
——如果即将面临考试或者重要会议等让人紧张的“大事”,虽然我们并不需要慌张过度,但也不要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孔子认为,君子应当“临事而惧”,千万不要大大咧咧地想当然,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适度紧张,是诚恳和严谨的体现,这会让你认真规划每一步行动,让自己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迈进。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学会人生的“杠铃式配置”
——如果某个职位或者某个项目能用得上我,那我就不推辞,好好干;如果用不上我,我也可以专心做自己本来正在做的事,不抱怨也不怀疑。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和《反脆弱》当中资源的“杠铃式配置”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一定不要忘了那句“君子不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终身学习,机会总是会来的。
【三】新旧迭代/自我收获
一、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参加他人葬礼时,通过吃饭不可吃饱这件事这件行为来表达对人的尊重,在孔子眼中也是“仁”者的表现
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孔子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是每个人轻易能做到的,当我们能受到重用时,就应该认真做事、展露自我才华;不受重用时,就应该韬光养晦、保持终身学习,自我精进的态度。要学会用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个人成长,当我们尝试努力朝这个方向去践行时,也是一种自我进步的表现。
——2、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一些让我们紧张或重要场景的事情,持有敬畏心,保持小心谨慎的行事原则,专注于事情本身,带着发展的问题认真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去处理和解决一些问题,就没有我们做不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