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ia在群里问应该怎么做笔记,还发了一个红包。作为抢了最大金额的我如果不好好回答一下的话都不好意思,于是有了下面这篇东西。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很多人都总结过,但是我觉得方法这种东西一定要和自己的习惯和实践结合才有意义。其实我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所以问了几个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能问出好问题才能得到好的答案。
1. 你做笔记的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样的笔记才算是好笔记?
3. 平时的阅读习惯是什么?纸质书多还是电子书多?文学类的书和工具书、管理类等不同类型的书笔记方法一样吗?
我觉得如果能回答上来这些问题,就足矣解决Liberia的问题了。
当然,这是我的自以为是。我不敢指导别人去怎么做,只能是自己来回答一下这些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所启发。
我做笔记的目的是什么?
是记录,学习知识,道理,强化记忆?总之,好像就是不要忘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我们回顾自己笔记的几率有多大呢?好像很少会再看吧?
看看我以前都写了什么吧。从小学开始,我就有摘抄本,而且还好几个,并且有不同的分类。分别记着名言警句,文辞优美的句子,富有生活哲理的句子,古诗词,甚至还有自己搜集的有趣的文章题目。(由此看出我从小就有标题党的苗头)上学的时候,最功利的应该是为了积累写作的素材。不过自己也很喜欢这些,上学的时候会翻看。——然而现在能背出几句呢?高中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文言文可能也说不上来几句了。遗忘是必然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你读过的东西忘了就是没有用的。
我的大学古代文学史的老师说,其实你看过的书,不该记的东西你已经忘了 ,重要的东西你会吸收并且融入你的血液和生活,虽然你嘴上说不出来,好像忘记了,但是实际并没有。更有著名的某美国学校校长说过,你读过的书虽然已经忘了,但却让你避免陷入更多错误的幻觉。
这句话当时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我现在却不能正确的把它说出来,还花了10分钟去找它,记得几年前听到这句话记在了手机上某一个app上。然后没有找到……嗯,我想这就是问题之一了。笔记记得很散乱,找起来很不方便。
什么样的笔记是好笔记?不同类型的书怎么做笔记?
是详细和全面的吗?是方便查找的吗?还是可以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勾连,或者建立起知识体系?
我也有记笔记散乱的问题,就像刚才我想引用一句名言,明明是记过的,但是花了十来分钟也没有找到……我觉得思维导图+印象笔记(可以云端同步的笔记类app都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笔记要靠整理。以前的笔记我觉得如果没什么必须的就放弃,现在开始,可以的话整理成电子版。随手记笔记很重要,因为一会肯定就忘了。纸质书可以画线,在留白处直接写下当时的感想,kindle也可以画线,但是打字不方便,大胖老师建议可以用语音记录,事后统一整理成文字。树丰老师更厉害,对于不重要的可以直接撕书。哈哈。印象笔记分册或者加标签,这样就便于查找了。
对于虚构类的书,比如小说和散文等会写读后感或者书评,非虚构类的书写思维导图,找到它的脉络。《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过,如果你买了一本书,只是物质上占有了它。如果在书的前后空白页写出书的大纲,结构脉络,(我觉得脑图也可)那么你就是在知识上占有了这本书。
我觉得更高级的笔记是拆书法。详细的不在这说明,我用的也很少,因为做好拆书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吸收却更有效。这个可以有效的把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关联,转化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采铜在《深度学习的艺术》和《开放的智力》中说过,只有和自己建立关联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否则知道的再多,自己不能有效运用,也是没用知识。
所以,在宏观上,建立自己的成长体系和知识体系才是最重要的。
树丰老师说的特别对,最基础和最难的就是构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体系,知识体系会依据它自发搭建,就如大树根基深,吸取营养后自然枝繁叶茂。所以现在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做笔记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