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家旁边,有很多的不合法小摊小贩,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每一次晚上摆完摊,都会留下一地的垃圾和油垢。
于是周边下令,不准再违法摆摊,否则罚钱没收。
不光下令,还派出城管去突袭。
原以为这样可以消停,没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有的小摊小贩都租了电动三轮车,把东西放在三轮车上卖。
一旦有城管来,就立马上车跑掉,再到附近另一个地方去继续售卖。
没成想,本来想要避免污染,结果却接到更多地方的投诉。
因为小贩到处跑,所以污染变得到处都是。
你看,一旦你用线性思维直截了当的处理一个系统问题,这个系统就会自动改变排列方式,一层一层的给予你意想不到的还击。
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于这么一个复杂事件,想要去简单处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的。
事与愿违的第一个守则就是:绝对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就直接去解决这个问题;绝对不是想要什么就直接要;绝不是讨厌什么就立马不管。
再举个例子:
英国殖民印度期间,发现印度有许多的眼镜蛇,这些眼镜蛇对英国的士兵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于是,英国政府发布了一个公告——谁杀死一条眼镜蛇,就赏英镑。
几个月之后,他们惊奇的发现,眼镜蛇的数量居然倍增。
原因是,家家都开始养眼镜蛇了,
这成为了他们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
你看,本来是为了消灭眼镜蛇,结果还形成了眼镜蛇的产业链,这是多么无奈啊。
如果选择用多维视角去思考问题,那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关于“印度眼镜蛇泛滥”的故事,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是不是确有此事了,它一直被当成一个轶事流传至今,或许真实的历史和这个故事会有些出路。
不过,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
比如,法国殖民越南时期,
当时越南河内地区就发生了鼠患,为了解决鼠患,统治者提出了类似的方案,最终这个方法非但没有减少老鼠的数量,反而使得老鼠比之前更加泛滥。
还有之前中国的贫困县扶贫政策,给的福利再好,拨款再多始终达不到让老百姓脱贫的效果。
后面政府调整政策以后开始带领大家通过智慧创富,劳动创富等措施,终于摆脱了之前的困境。
如此一系列的社会视角问题,都在反映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不要哪疼治哪。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早都不适合这个复杂的社会。
要想更快速应对问题,那就构建自己的多维系统思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