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后遂无问津者”之内涵探微

内容摘要:“问津”一词的象喻之义是探求人生的道路,追求人生的理想。表达作者悲情忧世之道。富有深邃的自然、玄幻、自由之美学意义。

关键词:象喻,悲情,自然,玄幻,自由

《桃花源诗并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是陶渊明创作的顶峰。八年级语文教材选编了《桃花源记》一文,教学此文时,教师大都会运用各种方法,引领学生欣赏桃花源的美景、桃花源人的热情、桃花源安乐祥和、平宁怡然、富足的社会形态,比较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感悟作者陶渊明借世外桃源所寄寓的美好情怀。笔者在教学此文时,一般也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引领学生学习,很少探究此文的深意。尤其是对文末“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都是一带而过!,闲暇之余,玩味良久,总觉得“后遂无问津者”意味悠长……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和他诗文对后世的影响,笔者认为“无问津”除了课本注释“没有问路的”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蕴:

一、“无问津”的象喻之义

叶嘉莹老师在《北宋名家词选讲》一书中,详尽解读了秦少游的一首词——《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叶老师说:开头三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所写的是一种绝望的感情,是说对天下美好事物的那种追求和向往之情完全都落空了。这开头三句,我以为是一种象喻性的写法。“楼台”“津渡”都不是实景,都是一种象喻,而这个比喻,它的这个形象,也不是现实所有的形象,是一种象喻之象,是喻言的形象。“楼台”代表一种崇高的境界,“津渡”代表一种指示出路的所在。因为津渡是码头,它表现为一个出路。可现在在秦少游心中,这些东西都失去了,本来在他的想象之中有一个崇高的楼台——“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这是想象中的一个崇高境界,可是现在这个崇高的境界被大雾遮掩了,看不见了,他又说,我本来想找一个渡口,一个出路,可是在月光之下的迷蒙之中,在这有雾的夜晚,我看不见这个渡口了。

他为什么写出这样的词来?就是因为在他内心之中对那种美好的向往追求落空之后,绝望之后,他要把他那痛苦绝望的心情表现出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落空了,他就是以这种沉痛绝望的心情,创造了这样的形象。

第三句引用了众所周知的“桃源”的典故。就算“望断”,也找不到美丽传说中的桃源了!

《桃花源记》本身就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也有比喻和想象的性质。所以文末“后遂无问津者”,不仅仅指后来就没有问路的人了,也同时喻指后来连追求理想的人都没有了。

陶渊明《饮酒•二十》也有提到“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意思是说许多人终日为名利竞相奔走,不见有人去问津这治世的真道理,去探求真正的道路!

所以“问津”一词的象喻之义是探求人生的道路,追求人生的理想!

二、“无问津”的悲情忧世之道

王国维在《人间嗜好之研究》说:“若夫直正之大诗人,则又以人类之感情为其一己之感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繁、祸乱不已。“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九首》)陶渊明是一位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梁启超语)可是在那个动荡的社会,陶渊明报国无门立功无望,在数次入仕的过程中,他清醒地意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实现,虽然他也有颇以为豪的家世:他的曾祖父陶侃,晋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茂,武昌太守,父亲也曾出仕做官。他的外祖父孟嘉更是得到陶渊明的喜爱。他曾专门写过一篇传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从文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受外祖父的影响较大。应该说,能为黎明百姓做事,而又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外祖父是陶渊明心中的榜样!所以,即便躬耕田园,穷到彻骨苦到彻骨,陶渊明的志向并没有泯灭!“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桃花源诗》)请问在世间各处巡游的方士们,你们怎能推测尘世之外的事?我愿意踩着轻风而去,在空中高高地飞翔,去寻找那适合我的桃源神境。而一句“后遂无问津者”也是同样的感叹!是对高尚人士刘子骥的感叹!是对自己的感叹!更是对后世人的感叹!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王国维说这一诗一词都表达了诗人对个体生命的忧虑之心,诗人在感慨一己生命的坎坷之时,也表达了一个时代和一个群体的忧虑,所以“忧生”之中也包含着“忧世”之意。陶渊明的“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表达了陶渊明的关怀世道时运的淑世情怀。

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并序》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後,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可哪一篇是“以为欢笑”?诗人把深切的悲哀化在了诗中,他始终忠于自己的志向,“诗人吟诗如杜鹃泣血,当后人的心灵能感受到诗人恬然表面下的大悲大喜、大惊大忧以及深深的遗恨、深深的嗟叹时,诗人的精神生命才得以通过诗的意境在后世延伸。”

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评: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渊明之诗,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一切精义在其中。化用王国维的话说,渊明的文字都是至性至情的文字,这种至性至情之中包含着人类共用的性情——悲情。

三、“无问津”构建的美学意义

(一)、自然之美

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说:渊明何以有如此高尚的品格和文艺呢?一定有整个的人生观在背后,他的人生观是什么呢?可以拿两个字来包括:自然。梁启超认为:“自然”是他理想的天国,凡有丝毫矫揉造作都认作自然之敌,绝对排除。他做人很下苦功夫,目的不外保全他的“自然”。梁启超说,陶渊明一直到临死的时候,还是悠然自得,不慌不忙地留下几篇自祭自挽的妙文。对此,梁启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古来忠臣烈士慷慨就死时几句简单的绝命诗词,虽然常有,若文学家临死时留下很有理趣的作品,陶渊明外好像没有第二位哩?

陶渊明就是这样保持着原本的大自然的率真状态,就是在这样纯粹素朴之中表达至真至切的思想感情,后世追逐他的人很多,但陶渊明是最特殊的一个。所以木心说:陶渊明不在中国文学的塔内,他是中国文学的塔外人。我把这句话看作是“后世无问津者”的最好的诠释!陶渊明的人生之路后世无法复制,“不懂其精致,就难感知其朴素,不懂其朴素,就难感知其精致”(木心)“要自然、朴素的白贲的美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美应该是本色的美,就是白贲。”(宗白华)刘熙载的《艺概》说:白贲占于贲之上爻,乃知品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我觉得这段话用在渊明身上,便是极佳!极绚烂又极平淡!即便是被贬途中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那个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光芒万丈的大才子,也狂热崇拜陶渊明,自叹“我不如陶生”!

斯人已逝去,世上再无陶渊明!……

二、玄幻自由之美

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说: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是晋人玄学之美的典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桃花源人热情待客,淳朴的古风,都是近乎真实的记忆与体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处处带着现实世界的影子,但其安宁祥和怡然自乐的状态又是现实世界所没有的。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由忽逢而终杳,“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空明、晶莹的世界深透着玄远幽深的哲学意味,现实的神话、逼真的幻境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需要。“它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引入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化人们永远解不开的生死得失、成败荣辱之心结为一种诗意,从而让人们总能够从任何痛苦、忧虑、恐惧、悲哀的情绪中得以解脱而超然物外、超然世外。”

桃花源社会本是一种人生最简单最单纯的样子,是陶渊明经历了坎坷世事、洞彻世俗百态之后的想要回到的生命自由之真,人格自由之真。“繁华落尽见真淳”,只是这繁华、名利包裹装饰了“本色、初心”,谁堪清贫、寂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无不在名利这两条船上拥挤着挣扎着,“无问津”三个字把世俗人挡在桃花源之外,而桃花源却又成为人们的向往……向往而不得,是因为他们无法达到精神的净化和灵魂的自由……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句“后遂无问津者”也许值得你细品!

参考文献:

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1—01

陶渊明著郭平译著《陶渊明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 2011—11—01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2—0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1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35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9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0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2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79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22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8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1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5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2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0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2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43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