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的物质比以前丰富了好几倍。面对的商品也多得让我们眼花缭乱。以前的产品比较少,买的时候不用有过多的考虑,而现在一种产品就有几百甚至上千个品牌可以让你选择。多得让你不知道选择哪种比较好。选择太多很容易就让我们无从下手。下面有几个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做出选择,让我们来看一下。
1、精简: “少即是多”
每次提到精简的时候,人们总会感到生气,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导致他们丢失自我空间。但事实上,根据观察,当一个人越是愿意放弃给消费者多余的选择,往往会使公司营业额上升。
当保洁公司将26种不同的海飞丝减至15种,他们的销售额上升了10%;当金猫公司停止了他们的十种销量最差的猫粮的销售,盈利上升了87%。
现在一个普通的杂货店会提供45000种商品给你选择,一个典型的沃尔玛有100000种商品提供给顾客。但是,世界上第九大零售商——阿尔迪(Aldi),他们只提供给顾客1400种商品。
人们很喜欢说:“我不知道怎么削减,所有的选项对我来说都很重要”。而实际上,学会精简选择,舍弃一些无用的选择,会让你处理事情的效益加大。
2、具体化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众多选择之间的区别,必须让他们理解每一个选择将带来的后果,而这些后果必须是可以十分清晰、具体地感受到的。
为什么人们平均每天花在信用卡上的钱会比用现金多15%到30%呢?因为刷卡感觉花的不是真正的钱。所以,使感觉更具体化,比如使用现金消费,可以成为让人们更好的节省开销。
Sheena Lyengar在另一个关于养老金计划的实验中发现,让人们想象如果多存一些钱,生命中可能会发生的美好事情,仅仅是这样做后,该计划的参与率提高了20%,人们愿意存钱的数额增长了4%,这就是因为他们更清晰、具体地感觉到了存钱这个选择的美好结果。
3、分类
相比处理选择来说,我们可以轻松地处理更多类别。
科学家们曾做了一个关于杂志分类的研究。在Wegans百货商店中,买杂志的地方,有331到644种杂志。
科学家们把杂志进行了两种方式的分类,第一种是把600种杂志分成10类,第二种是把400种杂志分成20类。
结果显示,人们会觉得后者提供的选择更多,体验更好。因为类别可以帮助人们,分辨它们的区别。当然,分类要能给选择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才是有效的。
下面两个项链的系列,一个叫“爵士”,一个叫“摇摆”。你能区分哪个是“爵士”,哪个是“摇摆”吗?
难以区别,这就是一个十分无用的分类。类别的作用是必须可以告诉选择者一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给选择的人提供所有信息。
4、从简入繁
事实上,我们所能承受的信息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我们要做的就是轻松地对待,逐渐加大复杂程度。
比如做一个复杂的决策——买车。
如果可以让你定制一辆完全个性化的车,并且你必须要做60个不同的决定,才能组装出一辆完整的车,每一个决定都包含了许多选择。比如,车的颜色、内置的颜色就有56种选择给你,有4种发动机、变速排挡的选择。
现在让我们改变一下要做的这些决定出现的顺序,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如果你从选择多的决定开始,比如车身的颜色,有56种可选,这时候人们更容易不停选择默认选项,这就说明你们已经被选择淹没了。
如果你从选择少的决定开始,比如从4种变档开始选择,再做选择多的决定,就更容易坚持把决定做完。
你会发现,这两种选择的人,他们获得的信息是完全一致的,要做的选择数量也完全一致,唯一的不同就是改变了信息出现的顺序。
如果给你一个轻松的开始,教会你如何进行选择,同时让你觉得组合一个这样的庞然大物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那么你会更有动力。
下面总结一下四种处理选择过多情况的技巧:
精简——放弃没用的选择;
具体化——让选择更真实一些;
分类——给信息分类别;
从简入繁——我们能承受的类别比选择多;
这些技巧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选择。
从选择中获益更多的关键是——对选择“挑剔”一些。我们越“挑剔”,就越能掌握选择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