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老伯在家卧床两年多,两个女儿轮流照顾,其他的儿女有空或节假日来看望看望。
四、五月份时,晚上经常听到老人痛苦的呻吟声和女儿来回走动照顾的声音。五月初的一天晚上,这种声音似乎没有了,感觉稍有点奇怪。第二天才知是到省城儿子那里住几天。晚上安静了许多,觉也睡得更加踏实了。
高考前一天的晚上,一辆闪着蓝灯的救护车开进了小区的大院。等了好长时间以后,护理人员用一个厚床垫将老人从车上缓缓抬出,一家几口一起抬着将老人抬回了家。从下车回家那一刻起,氧气瓶就开始了24小时不停歇的节奏。
夜深时分,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外面的路灯和公园里的装饰灯不知疲倦地照着大地。有好多次醒来,隔着头顶的天花板,听到楼上氧气瓶中气泡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是那么的清晰、均匀,老人脆弱的生命还在维持着。偶尔还有调换氧气罐和来回走动的声音,这些声音似乎有一点影响了我们的休息,但我们很希望它一直影响下去。
距今已快半个月久,对那种咕噜咕噜的声音似乎已经适应了,每晚睡觉之前还彼此调侃说这是另类催眠曲。
这种声音嘎然而止于昨晚。睡觉前老公告诉我咕噜声没有了,我还不信地反驳说干扰多没听清,后来再仔细听听就是没有了。两人你看我我看你瞪了一会,意识到估计有事了。昨晚一夜异常地安静,但我俩都没有休息好。
今早碰到老伯的女儿,打了个招呼,也不敢问详情。上午来的人就陆续多了,脚步声说话声此起彼伏。下午的人更多了,还有断断续续的哭声。
看到老伯的女儿在外面迎接亲戚,我迎上去安慰了一番。虽然父亲已是近九十岁的高龄,但儿女们仍是舍不得;虽然每天照顾很麻烦很累人,但只要能看到自己的亲人,一切都值得。
虽然各种声响稍有点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情愿被这样影响下去,毕竟能住在上下楼也是一种缘分。而今老伯已经安详的走了,不会再打搅我们了,还是感觉有点不舍。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世间最最痛苦的事情。惟愿天下的所有儿女都能在父母最需要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去照顾他们,不要留有任何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