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篇简书,题目是《学习的目的到底是啥?》。文章里讲学习的目的是为“道”,就是找到一个分析问题的最根本方法,是要忘掉以前的知识,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今天再谈学习的目的。
这里先介绍一个关于学习的新概念——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套用了核物理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够发生裂变。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
人们犯下的很多错误,往往源自其漠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而对这些规律的熟练应用,能让我们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有更准确的假设,进而采取的解决方式往往会比大多数人要好。
我们把这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终身学习知识很重要,可什么是知识呢?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茴”字有四种写法是不是知识?朋友圈里对一个大型活动的吐嘈是不是知识?网上到处可见的直播、分享是不是知识?
知识是那些可以改变你行动的信息。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连连赞叹,结果生活照旧,那这篇文章也不过是一个信息而已。如果这篇文章改进了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但是知识和知识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对我们行为的影响更大,比如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会越滚越快,就是一个有用的知识,不过如果你懂得牛顿第二定律,也就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就不光能解释为什么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有可能想办法造出火箭。象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能更广泛更普遍的指导我们行动的基本规律,就是临界知识。
如果我们能掌握临界知识,并且应用到生活里,甚至能“预测”和“控制未来”。
怎样发现临界知识呢?
我们先得学会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最重要的不是收集、分类、保存,而是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现在说说什么才算深度认知。比如有人问大城市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有人说都是炒房团炒的,有人说大城市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的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房价。你看这两种回答,第一种就是属于对问题的浅度认知,但是第二种不局限于具体问题,而是分析现象后找出普遍性的规律,这就属于深度认知。
排队挂号看牙,后面一位老太说:“牙疼,用蒜捣泥敷牙包治”。队伍前面的中年男子就自行离开了队伍。这个中年男子就是没有深度认知,他相信其获得信息的全面性。其实牙疼有很多种,有些甚至得动手术才不贻误病情。
所以说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根据理由的可信度判断,要不要接受这个结论,这种思考方式就是对知识的深度认知。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的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景中的很多问题,这些结论,有的经过长期验证,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临界知识。掌握临界知识,我们就能四两拨千斤那样极大的提升学习效率。
说到提高学习效率,可能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但为什么很多人的效率就是上不去呢?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把时间花在提升技术效率,而不是认知效率上。就是说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仅仅是用来应对具体工作问题,就是在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看上去很努力,实际上一直在原地打转。但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问题的底层规律,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很多看上去全新的问题,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个说法。
说这么多,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习呢?知识不是学的越多越好,也不是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而且要学习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比如想要做好市场营销,就不能只学市场营销的教材,而且要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历史等等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底层规律,具体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都好解决。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临界知识,也就是更广泛、更普遍的基本规律。要寻找临界知识,需要我们提高认知效率,养成深度认知的能力。
最后,再来一个彩蛋---------荷叶倍增理论。
池塘中,第一天开一片荷叶,第二天开二片,第三天开四片,池塘荷叶开满用三十天。
问:“第二十八天吋,池塘中荷叶开了几片?”
答:“池塘中荷叶开了全满的四分之一。”
在28天前,荷叶们也在疯狂生长,但青蛙们几乎看不见。就在28天,青蛙王子突然发现:噫,荷叶怎么长这么快?
这个28天,就是池塘荷叶的临界点。
(看完荷叶就可以点赞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