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年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最爱的“包菜头”

   

      刘朵阿姨 70岁口述            整理董传秀

    “姨你年轻时候的发型都是啥样的啊?”

      刘朵阿姨很勤劳,经常来我家帮助行动不便的我扫地,端饭的,这不这会又到我家来串门,我心血来潮地问到。

  “我十五到二十岁的时候扎的就是羊角辫,和齐胸的双短辫发型。 因为那时我生在农村,要割草子,喂牛子,拉车子,担担子,这样的发型干起活来不碍事,也不会弄乱头发。所以很多年就一个发型,也不能太长,长了碍事。”

  刘朵阿姨说起年轻时候的事情,神采飞扬,精神抖擞。像是又回到了从前。

  “那时六十岁以上的老婆们,都是在脑后扎一个疙瘩,网一个网,插个银簪子,人们都叫这种发型是爬角头。”刘朵阿姨侃侃而谈。

    “一般的女人们都是剪的齐耳短发,也没什么花样。那时我姐比我大两岁,正是上演《朝阳沟》的年代,银环的形象深入人心。农村的女孩们更是羡慕至极。长辫子在那时就是知识、温柔、美丽的代名词。”

刘阿姨继续着发型的话题。

    “我姐也跟着留了个银环的长辫子,再加上姐上了初中,有点文化。一个村的人们看到了,都给我姐起了个绰号,假银环。呵呵……”阿姨说的越来越开心,越来越精神。好象年轻了许多 眼睛里闪闪发亮。

  “看看人家这姑娘,长得漂亮,个子也高 ,还有文化,那都象银环 ,真好看!”人们都夸我姐好看,漂亮。”

  “你不记得,那时电影上银环穿着一个方格子布衫,辫两个大辫子,一边唱着:’银环我……,银环我下乡……身子一扭,头发辫向后一甩。”阿姨一边唱着,一边做着动作,俨然银环再现一样。

  我们都开心地笑了起了。

  “ 我看了都眼气(羡慕的意思)老姨接着说。可是我的头发丝硬,一长长,就支杈着,不好看,所以就不能留长,就剪短了。留长发辫子要头发软,勤洗头,还需要有耐心的才能留那么长,才好看,好多女孩性子急,嫌麻烦就留不起来。所以一个大队留长发及腰的并不多。也因此更加迷人出眼,招人喜欢 。”

  “到我二十四岁的时候,我也上班了,那时最流行包菜头,就是到理发店去把头发,从上到下一点一点剪薄,直到脖子上剪短剪齐,一层一层的象个包包菜,很好看 一般剪这发型的,都是有文化上班的女孩,才有资本讲究,才舍得上理发店去剪的。这也是商品粮,有工作、有文化、有品味的代表形象了。”

“我上班后也脱掉了以往老土的发型,剪了包菜头。老家的人们谁见我都说我变洋气了、变得象个文化人,拽多了。我还暗暗开心了一阵子呢!”

  此时我的思绪似乎也被她的话带到了那个封闭久远的年代了,傻傻地跟着想痴了过去。

图为刘朵阿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