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塞诗
大唐盛世,那是一个和平富饶、国富民强的时期,为什么这个时代反而边塞诗更兴盛?其原因在于:
1、国力强盛,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加强,各地人民往来增多;战争频繁。
2、广大诗人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与参与。尤其盛唐时期知识分子特别热衷功名,第一条是考试,第二条是终南捷径,第三条是去边塞打仗,求取军功。很多诗人参与到了真正的边塞生活,体验到了异域风光,为他们写作边塞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比如诗经里面写到采薇或者东山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劳役的苦。汉乐府、建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塞诗也很多,到了唐朝以后,写壮志报国、意气风发的作品比较多。代表诗人比较多,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浩等。
二、高适
1、生平(702~765年)跟李白差不多年纪,年少家境比较贫寒,但他胸怀壮志。高适因为帮助唐肃宗平定永王李陵有功,被晋封为淮南节度使,后来又转到了剑南节度使,是唐朝官职最高的诗人,传下来的诗共有240多首。
2、诗歌创作
高适是一个“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的诗人。他的诗作,基本是在安史之乱前写的。这样的有志之士,不仅写了抒发政治抱负,感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作品,也写了大量关心现实,直陈时弊,关心国计民生的作品。尤其是他两次出塞,对广大戍边生活有深入了解,他的边塞诗有比较深广的内容,报国情怀与忧愤交织在一起。“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诗歌特点
胡适说:“最得力于鲍照。”诗歌有经验、有魄力的诗人,故能运用这种解放的诗体来抬高当日的乐府歌辞。
铺叙排比,洋洋洒洒;夹叙夹议,错综复杂;概括洗练,大气磅礴;不求奇字奇句,整饬凝练中见出浑厚质朴。
二、岑参
1、生平(715~770年)他是官宦之后,是边塞诗人里面在边塞生活最久的一个,两次出塞,在边塞生活达六年之久。
2、诗歌创作
他的诗歌比较热情洋溢,充满了乐观昂扬的气概。他不会因为那个地方生活特别苦而不开心,反而心情愉悦开朗,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昂扬。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开头就通过塞外九月狂风怒吼,走石飞沙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烘托当时的强敌压境,激战爆发的紧张气氛。
他的边塞诗中最具特色的是对边塞风光景物的着意描绘,如写风沙、火山、火山云、热海、雪景等,浓墨重彩,让人过目不忘。
他还写了边塞的各种生活习惯,如胡旋舞、胡笳,边塞人民的歌舞盛会等。
另外,还有怀土思亲之作。“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总之,岑参的边塞诗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比不上高适,但在题材上广阔多样上明显超过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