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境之南
1.
上周末我和妈妈在吃午饭的时候闲聊。她喜欢和我聊些家长里短,我喜欢偷她的故事。
说到翠阿姨的时候,我慌的顾不上吃饭,赶紧把碗放下,像发现了新大陆,我说:“对对对,我知道翠阿姨,她就是那个逢年过节都会去我们家哭一场的阿姨,对吧?”
“嗯,就是她。”
记得小时候,大概年二十六七的样子,妈妈在家蒸馒头备年货,翠阿姨会给我们送用高粱杆扎的端馒头盘子,扎的扫案板用的小扫把,然后妈妈给她许多馒头。
我记得那时我总会站在厨房门口,想吃还没有蒸熟的各式各样的馒头,红枣、豆沙、瘦肉馅的,不过妈妈为了和翠阿姨说话,总会把我支开。
我从外面玩,回来的时候都会看见翠阿姨满脸泪水,妈妈眼睛也是红红的。
我问妈妈,那时候的她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那么难过。
妈妈说,你翠阿姨命苦。她一个人扶养了四五个孩子,吃了多少苦,谁又能想象的到。
2.
我静静的听妈妈说:你翠阿姨娘家本来不穷,她又是家里最小,可是遇人不淑,她的第一任丈夫吃喝嫖赌,翠阿姨跟着他受了许多罪。
那时候吃食紧张,你翠阿姨经常出去借粮食,还要去田里干活,回来还要维持整个家的生计,那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太严重,所以你翠阿姨在生前三个女儿的时候,变得没有底气。她总觉得这一切都是她那不争气的肚子造成的。
三个女儿慢慢长大,丈夫并没有收心,依旧沉溺在赌博和吃喝当中。
你翠阿姨是个要强的女人,她决心要为丈夫生个男孩,所以大费周折。但她也是个封建的傻女人,她更相信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所以嫁的不好,生活不如人意,是因为她的命就是如此,她从未想过要离婚。
她的祈祷感动了上天,第四胎的时候发现肚子里怀的是个男娃,你翠阿姨高兴的不得了,她高兴的和丈夫说。丈夫多年的不屑一顾终于有所改变,他会在打牌回来的路上给翠阿姨带回二斤猪头肉,他会给三个女儿花上三五毛钱买他们喜欢的零食和花花绿绿的东西,这让女儿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也让翠阿姨觉得她的决定没有错。
她的男人。还是属于她的。
3.
十月怀胎,儿子呱呱坠地,整个家庭一片祥和,翠阿姨感受到了一个母亲的幸福,一个妻子该有的宠爱,丈夫对她格外殷勤。
一个月后儿子满月了,翠阿姨和丈夫商量要和去做活,丈夫答应了。
但是很快丈夫原形毕露,懒散了太多年,突然他觉得不适应,他不能像其他的男人一样早出晚归,他希望干一天歇息三天,他又开始好吃懒做。
慢慢的,丈夫开始不往家交钱,日子过的更加拮据。
后来,翠阿姨发现丈夫开始和别人女人厮混,开始彻夜不归,甚至开始回来问翠阿姨要钱去养那女人。
那个年代的女人以男人为天,他们渴望男人回头,既往不咎。翠阿姨无数次回到娘家哭诉,说这样的日子无法继续,也无数次被娘家接济。父亲母亲都只会用一句话安慰她:“孩子,你可想好了,离婚这事使不得,我们家祖祖辈辈可是没有人离婚,你忍忍就过去了,离了婚你去哪啊,你让爹妈的脸往哪放?”
翠阿姨的念头一次比一比强烈,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说服自己,息事宁人。
丈夫的行为让翠阿姨没了念想,儿子还在怀里的时候就出去做活,无数次的翠阿姨想到死,想到一了百了,可是看着身边四个孩子,不由得陷入沉思。
4.
最后一次,丈夫在那个暴雨的晚上回家,问翠阿姨要钱,翠阿姨执意不给,丈夫一巴掌拍过去,也拍碎了她们的婚姻。
这次丈夫苦苦哀求,翠阿姨一改往日心软,也不再害怕邻里邻居的闲言碎语,头也不回的离开。
婚离开了,丈夫很快又和别的女人厮混在一起。留下四个孩子和翠阿姨一起生活。
那年的翠阿姨三十五岁。
5.
村子里好事的媒婆张罗着要再给翠阿姨找丈夫。翠阿姨心有余悸,前夫的不堪,四个孩子的年幼。她不怕自己过的不好,她怕孩子们会受尽委屈。
媒婆问翠阿姨再找婆家有什么要求,翠阿姨沉思许久,说,人要老实,要接受我,更重要的是接受我的四个孩子。
仅此而已?
我的饭快要喷出来。我问妈妈,那爱情呢,如果不爱呢?
妈妈回答的异常平静:女子本弱,为母则强,你那时候的翠阿姨大多是把自己放在最后的,甚至可以说她不需要爱情,她需要的是支撑起这个家的人,去愿意承担抚养责任的老实人。
没成想好事的媒婆一口答应了,还高兴的说,“哎呦,巧了,刚好有一个这样的实在人,而且还没结过婚,保准对你好,你等着我啊,这事准能成。”
翠阿姨心情沉重,将近四十岁的女人是可以不要爱情的,但她必须要孩子。
媒婆果真如她允诺的那样,硬是把这个实在的男人说动了,并承诺愿意接受翠阿姨和她的四个孩子。
婚礼从简。
6.
四个孩子随翠阿姨来到了男人家里,男人尽心尽力对四个孩子好,日子平淡如水,翠阿姨很是欣慰。
不过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男人的父母开始变得不满,他们希望翠阿姨能为他们家添个一儿半女,毕竟他们不希望自家断了后。
男人实诚,翠阿姨心中有愧,但她更在乎她的四个孩子,她拼了命的想要护四个孩子周全。
再生一个,终究会有嫌隙。
不巧的是,这事没过多久,翠阿姨感觉身体异常,直觉告诉她,她可能怀孕了。
翠阿姨瞒着男人自己去偷偷检查,果真如她所料。
7.
手心手背都是肉,那一刻的她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她不是不想为男人生孩子,可是她实在心疼自己这四个孩子,他们寄人篱下,他们饱受委屈,如果没有亲骨肉,那男人会一直对他们好,还会心存念想,可是一旦有了自己的骨肉,他肯定会冷落了这四个孩子。
翠阿姨一狠心,在检查的小诊所,把孩子流掉了。
她回到家,轻描淡写的对男人说,医生说了,这个孩子是宫外孕,要不得。
男人不傻,但他实在不忍心怪罪翠阿姨,在屋门口那个门槛上坐了一包烟的时间,一声不吭,然后去到院子里,把那个养了许久的老母鸡杀了,炖了汤给翠阿姨喝,只字不再提这事。
这年的翠阿姨四十岁。
8.
接下来的五年,翠阿姨又怀孕了两次,可是统统瞒着男人把孩子拿掉。
最后一次,翠阿姨拖着虚弱的身子回来,男人一看便明白了,这个女人,从跟他的那一刻,都是不愿给他生孩子的。
他依旧没有咆哮,没有沉默,按照习惯依旧把翠阿姨伺候满月,然后狠狠心说:离了吧。
离了吧。
这时候的翠阿姨才知道,这八年婚姻,这三次流产,这个看似平淡苦苦支撑的家早已经支离破碎,公公婆婆骂她是个自私的女人,她自己也一度怨恨自己,为什么就是不能给这个可怜的男人生个孩子。
不过翠阿姨知道木已成舟,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切都回不去了。
翠阿姨平静的答应了男人说,挑个日子,去把手续办了。
9.
曾经害怕婚姻的翠阿姨再婚又离婚,她不再惧怕别人的指指点点,曾经觉得她丢人的父母也去过世,再回头,恍若隔世。
翠阿姨看看身边的四个孩子,最小的也已经十二岁。她紧紧拉着四个孩子的手,再一次的回到第一次离婚时留下的家,满心感慨。
大女儿将近二十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翠阿姨不再优柔寡断,把那个几十年前破旧的瓦房推翻,准备盖房子。
推土机推翻房子的那一刻,翠阿姨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往和半生,满身尘埃,终为灰烬。
她东拼西凑加上亲戚们的帮助,毛坯房很快落成,翠阿姨一咬牙又决心装修,她辛苦凑合了半生,她想让女儿风光的出嫁。
半年后,一切都安置妥当。翠阿姨的大女儿婚期将至。
10.
那天的女儿满脸泪水,大红嫁衣在万里晴空下格外晃眼,翠阿姨紧紧的抱着女儿,比激动、高兴、委屈和心酸这样的情感要丰富一百倍。
她的日子又变得平淡,孩子们慢慢长大,对她格外孝顺,他们希望翠阿姨再回去找那男人。
不过翠阿姨总是摇摇头:回不去了,终究是我对不住他。人过半生,不会再计较许多,但也没了念想。
妈妈的话说完,我想了好久。
11.
我说,我要写下翠阿姨的故事,可是,为什么他们最后不在一起,这样不是更圆满完整吗?
妈妈说:生活永远不会是圆满完整的。
你写你翠阿姨,不要把她写的那么冷血,亲手流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若不是她心疼那四个孩子,她又怎么会走那一步。她不容易,她这一辈子从未为自己而活,至少在我看来,她是个伟大的母亲。
我说:好。
外面的世界,乌云密布,千帆暗涌,这是暴风雨来临之际的现象。
可是,又有什么害怕,又有什么悲哀,反正雷雨过后,太阳还会出来,反正阴晴圆缺,明天还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