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运营从业者都没有完整经历整个运营工作的流程。
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为例,运营工作是怎么样的呢?
一般有4个阶段:
1.制定策略
需要我们判断产品目前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以及目前所处的阶段、周期,还有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数据,去有根据、有针对性地制定运营的策略。
2.分解指标,规划工作
根据制定好的运营策略,要开始进行目标的拆分,根据目标来制定对内、对外各需要什么资源(如运营的经费、推广渠道等),以及制定初步的工作计划,以争取到资源,然后调整、优化具体的工作计划,用于完成指标。
3.制定落地,达成目标
有了资源和具体计划后,通过各种运营手段开始执行计划,如文案、活动、事件传播、产品机制设计、用户维系、BD拓展等运营手段,以达成目标。
4.监测数据,调整方向。
计划执行后,要学会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用户的反馈,然后用于评估上一阶段运营工作的效果,根据数据和用户反馈,挖掘潜在问题、方向以及用户的需求等,把这些挖掘到的价值信息,用于指导下一轮运营工作,优化并制定新的运营策略,进入下一个新的运营循环。
做运营,永远要向迭代去要数据,也要依据数据去做迭代。
以上四步,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运营”,四步都有能力主导和掌控的话,才算得上是一名好的运营。
但是,实际现状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运营工业者,其实只能关注和完成第三步的执行性工作,而缺乏意识和能力去完成策略制定、工作规划、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因此,运营从业者,要尽可能争取机会和资源,主动培养自己具备完整的运营工作流程和逻辑的能力,以成为真正的运营者。
——核心观点来自《运营之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