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华作品|唱响秦腔

天地梨园,秦韵悠悠,秦腔是苦蔓蔓上结出的金蛋蛋。秦中漫游,唱响秦腔,秦腔是黄土地吼出的喜怒哀乐。

周代以来,关中被称为“秦”,陕西地方戏由此得名。秦腔又称乱弹,是在古时陕、甘、宁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追古溯源,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秦腔剧目数以万计,是中国戏剧的鼻祖。秦腔表现了浓郁的秦地民俗风情,是一部中国社会历史缩影的教科书。

八百里秦川苍茫,催生多少文明;九曲黄河荡气回肠,孕育无数风流。承载千年风情神韵,秦腔自然渗透黄土高原质朴悲壮的苍凉和黄河狂放澎湃的雄壮。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秦腔从某种意义上说如同兵马俑,成为陕西的象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腔是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一种文化的魂魄,一个时代的回响,更是一群黄土高原生命鲜活的姿态。秦地民风古朴,秦人干活出大力,吃饭用老碗,唱起戏来自然也用大嗓门。秦腔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因此,秦腔“唱戏吼起来”被誉为关中十大怪之一。

秦人爱看秦腔,爱听秦腔,更爱唱秦腔,不论男女老幼都能吼上几句秦腔。看秦腔时,台上一人唱,台下万人和,摇头晃脑,如醉如痴,好不自在。正所谓“听了秦腔,酒肉不香。”从秦汉一路走来的陕西人,他们迷恋秦腔,并不全因为它土生土长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惊地撕扯吼叫最能表达他们灵魂的渴望震颤。欣赏秦腔就是欣赏秦腔真挚动人的情感和豪放痛快的气势。品味秦人苦了累了哭了笑了古朴真挚的灵魂。

秦腔是秦人的体面。秦腔是农民大苦中的大乐。三秦大地,唱响秦腔,慷慨激昂,苍劲悲壮;黄土地上,唱响秦腔,撕心裂肺、心潮激荡。秦腔唱响的不仅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苦涩和贫瘠,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百年沧桑,秦地人从容不迫。秦之声,感天动地,热泪盈眶,唱响多少命运的不堪和奋争!

弥漫在秦砖汉瓦之间浓郁的秦声秦韵陶冶着秦人,在古老的城墙根下,在村里的古寺庙里,在农民的庭院中自乐班无需舞台,不需灯光,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唱着的有关中汉子,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条嗓音破空飞去,撞在人群中,踅回来,声音震耳。有俏丽女子,清亮婉转,哎哎呀呀,一字一板,如银铃声声,又似泉水叮咚。使人听着惬意舒服,余音绕梁。秦腔既有西北黄土高原“天苍苍,野茫茫”的浑厚深沉,豪放激越的风情和刚劲之气;又有“凄凄惨惨戚戚”的缠绵悱恻,细腻柔和,悠扬婉转;更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亮丽悦耳、欢快活泼的情韵。看秦腔不图新鲜,只图过把瘾,于大喊大叫中酣畅淋漓地唱响心声,唱响黄土地上的苦乐歌!

几百年来,秦腔没有沉沦消亡,是因为秦腔是属于农民的,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于黄土堆下,红白喜事,家家都会唱响秦腔,出生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秦腔已经成为人生盛大典礼的象征。农民没有诗意的童话,没有高雅的艺术,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唱不完的秦腔。似乎农民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显现真性,恶的夸张其丑,美的凸显其善,善的陶冶人性,丑的也化作了美的升华。

弦子一拉,锣鼓一打,男女老少就会立刻闻声而动聚拢过来,或当演员,或当听众,吼的人,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听的人,吸声静气,如醉如痴。欣赏秦腔主要看唱腔、表演、化妆、配乐,对观众而言,演员唱功字正腔圆,表演生龙活虎,化妆服饰精致漂亮,配乐感情充沛,这样的秦腔就一定能博得阵阵喝彩。

秦腔唱腔最基本的形式是欢音和苦音,欢音表现欢快、喜悦情绪;苦音抒发悲愤、凄凉情感。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其中拖腔尤富特色。还有“彩腔”,以假嗓唱出,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十三门。各门角色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拿手戏。其表演生活气息浓厚,程式严谨,技巧丰富。身段和特技有趟马、拉架子、吐火、吹火、担子功、翎子功、水袖功、扇子功、鞭扫灯花、顶花、咬牙、耍火棍、跌扑、髯口、跷功、獠牙、帽翅功等。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夸张。

秦腔的脸谱也别有讲究,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辅,平涂为主。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等神奇的特点。格调主要表现为线条粗犷、图案壮丽、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性格突出。

秦腔的唱词是齐言体,整出戏词如同一首七言无韵诗。秦腔的乐器主奏为板胡,被称之为秦腔的“胆”,发声尖细而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旋律的变化。

秦腔唱响声声美,日子开花节节高。秦腔之于陕西如百年陈酿历久弥香,像吃饭离不开盐不可或缺。如同油泼辣子、西凤酒、羊肉泡一样适宜陕西口味,味浓刺激,过瘾解馋。如今秦腔的脸谱被画在了省城的斑马线上。自乐班随处可见,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公园里,河道边,大街小巷,电视网络、手机彩铃,到处唱响秦腔的旋律。

广袤的八百里秦川文化,神韵精彩,熠熠生辉。秦腔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陕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腔如同秦兵马俑陈列一样壮美豪放,像黄河、秦岭一样博大雄浑,气势磅礴,承载着大西北黄土地的千年风情神韵,蕴藏着中华艺术的瑰宝,传递着民族文化的精神魂魄,万古不变。

传统艺术是一条潺潺的河,不断吐故纳新才能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一条长长的路,需要一代代人用脚步丈量。敬仰、追慕、创新、延续祖先文化,秦腔才能随着历史回响而来,与时代同步唱响,让秦腔的戏曲经典,诠释历史文明,并以通俗艺术陶冶时代精神,永远唱响于三秦大地!

(作者系印台区教研室干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7,283评论 6 53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7,947评论 3 41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5,094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485评论 1 30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268评论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17评论 1 32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906评论 3 44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039评论 0 28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551评论 1 33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502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662评论 1 36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188评论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907评论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304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563评论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255评论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637评论 2 3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