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下载简书以来,我就每天在想写点什么,其实对于我这个孤单寂寞冷的话痨来说,每天都会有很多话要说的冲动。一般来讲,是不吐不快写之而后快,慢慢地,开始觉得,这样是不是不好,是不是要写点别人想看的愿意看的东西。
比如一直想着要对写论文这件事作个总结,后面的同学也期待着,但是开头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想谈谈整个来龙去脉和自己的感受,于是写着写着就删了,在想着是心路历程和实用的经验分开是不是好一些,想着想着就写不下去了。也就是说我更多的是想写我想说的,我想表达的,这样一来,就会有很多个人主观的东西,不一定是别人想看的。犹豫来犹豫去,时间过了这么久,还是什么都没写。
一直以来,我是按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着来的,流水账啊口水话啊求认同啊各种,通通不管,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每次写完自己想说想写的,酣畅淋漓,成就感和获得感满满的。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是在我接触演讲之后,我一直以为自己写的稿子挺好,有主题有结构有意义,但是,放到真正的演讲实践中,观众并不买帐,比赛也拿不了好的名次,慢慢地,我才发现,我想表达的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
在某次听别人做了一个读书型演讲后,虽然讲的一般,我自己觉得能打开一个新的视野,能学到新的知识也是挺好的。但是,在别人的点评中,对那位朋友提的意见是,每次讲的这些都是理论,没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让人总是觉得是听不进去,印象不深刻。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想我也是通常有这种情况的,不管是写还是说,都是一样的,引起共鸣是很重要的。由于知道了不足,就会琢磨怎么去表达,才不算是自说自话,但是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一琢磨就难产,因为知道达不到这个效果。
今天,又再次想起这个问题,就跟按领导意思写材料还是按自己想法写一样,就公文而言,能按领导意思做到以文辅政固然是最好,但是事实上做不到的话只能先按自己的想法来完成工作了。回到写自己想写的还是别人想看的的问题,也是一样的,能做到既写了自己想写别人又想看的,那自然是最好;只写别人想写的,那就没血没肉,会落得既不愿写也没人看的结果;那么,暂时不能写不会写别人想看的,那就先写自己想写的,写得多了,自然知道怎么写了。万事都一样,只有先去做了,才能谈如何去把它做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