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故事)描述:家长带孩子,有时候孩子犯了错,马上哭起来,然后家长赶忙擦干眼泪,安慰说:“没事没事。”
展开(主题)分析:对于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到底该咋么办?是劈头盖脸的责骂还是任由他们犯错,然后自我安慰哪个孩子不犯错,长大就好了。
下结论(认知判断):教育先要接纳情绪,然后引导事情讲清楚。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该怎么处理?
获取情感认同(价值获得):道理说出来总是那么的容易,相信每本育儿书都这么说,但真真做到的能有多少呢?是否每次出现情况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引导呢?家长需要育儿先育己
今天一大早带女儿去深国投广场闲逛,午餐时间到了,我们在必胜客找了座位坐下点餐,服务员送来贴纸给女儿,几分钟后上了菜,我们正吃的起劲。
忽然听到旁边响亮的“砰”的一声响,接着是小男孩胆怯的,带着哭腔,边哭边说:“杯子坏了,摔坏了,呜~坏了。”不断重复着。
出于好奇,也出于女儿稚嫩的一声声:“哦,坏了,哥哥哭了”。我当时一边给女儿喂饭一边轻轻的回答着:“嗯,坏了,哥哥摔坏了杯子,他爸爸要骂人了。”
没想到这位爸爸并没有生气,没有气急败坏,也没有责怪。当然也没有引导或教育。只是不急不慢地抬起头,眼睛从手机上移开说:“没事,没关系的!”。店员也好心的附和:“没关系!”顺便把碎了的杯子打扫干净。
一直在回想这件事到底是咋样的引导才是最好的教育。不知道爸爸是不是因为孩子的眼泪和害怕选择了安慰,还是因为爸爸本来就觉得没多大的事,用不着生气,反正也不会咋样。当然也没有后续的引导教育。孩子马上就又说又笑了。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倒是我一直回想,如果是我,我会咋么办?
我肯定会第一时间责备孩子的不小心。这么点事这么大的人了还做不好(孩子大概有七八岁,按道理说拿杯子喝杯水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我这种方式是最不好的,当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把大人的尺寸来要求孩子是不行的。而且在孩子很害怕大人责备的时候,不问一声就劈头盖脸的责骂,会造成孩子非常胆小,害怕犯错,非常小心翼翼,不够胆量去面对生活。
这让我想起,每次女儿把东西或饭菜或什么东西弄掉地上,我都是气急败坏的样子,或者恶狠狠的眼神,或者不耐烦的低吼一声“哎呀”。女儿现在才一岁多,每每这样的情况她都会战战兢兢的看着我,或者是立刻去捡起来。我心里微微感到疼痛,心疼孩子的懂事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了她。
但是这位爸爸的处理方式会不会也不够好?孩子是不是觉得做错事哭了就可以解决了?或者觉得摔坏了别人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多大的事?
回到家,跟室友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她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教育先要接纳情绪,然后引导事情讲清楚。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该如何处理。
小孩子做错事,哭了,是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做错事了,他在害怕大人的责怪。 首先是需要接受他的情绪,安慰他,抱抱他。很多家长忽略了重要的环节是之后。
情绪稳定后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知道把别人杯子摔坏是不对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结果是你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那是要道歉的。而且自己做错事自己负责解决。不是让店员收拾干净。
今天生活给我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课堂,看多少育儿书没有在实际应用中用到,那等于白看了。学以致用嘛!好好努力吧,妈妈!牢记育儿先育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