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懂日语没有关系,只要有笑脸,一切难关都可以渡过。
2.
<上学以后>是所有日本人都会唱的一首歌,歌词内容是一年级小学生的教育目标。
上学以后
能交上一百个朋友吗
要一百个人一起吃饭
在富士山顶吃饭团
啊呜啊呜 啊呜
上学以后
能叫上一百个朋友吗
要一百个人一起跑
绕着日本跑一圈
哐叽哐叽 哐叽
上学以后
能交上一百个朋友吗
要一百个人一起笑
向世界挥手
哇哈哇哈 哇哈
当交一百个朋友成为一年级
3.总之,他属于调皮的学生,完全不可能获得人前发言的荣誉,而现在,要站在主席台上,面对这么多人,用还不熟练的日语作自我介绍。在这里,人前发言不是荣誉,而是每个学生都有的能力训练机会。
4.儿子回来告诉我,大家都用餐垫布把吃饭时掉在上面的面包渣包好带回家。
5.【日本国立小学的俱乐部文化】新学年开始,各俱乐部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首先要讨论当年的活动计划和实施办法,老师只是顾问,不决定活动内容。一年活动结束的时候,每个学生要针对活动实践做总结报告,并一一演讲。俱乐部的宗旨是志趣相投的同学凑在一起,彼此交流。与中国兴趣班最大的不同是,没有老师讲课或辅导。通过俱乐部活动,学生的策划和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6.日本国立小学的家庭课:从小学五年级开设家庭课,有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教材。五年级全年60课时,六年级55课时,每周两节课。学校设有专门的家庭课教室。
7.午餐也是教学的一部分。给食教育。让孩子习惯日本传统饭菜的口味是给食教育的重要理念。当听到孩子说,原来不吃的现在能吃了,营养师最有成就感。
日本给食教育(午餐教育)非常值得一学。不仅融入哥多学科内容,而且包含生活教育,一举多得。
8.在《菊子手册》中,除了教育目标,还写有生活目标,也就是说,学校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度过充实的校园生活也是教育的目标。
生活目标,而不仅是教育/学习目标。
9.在日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们就每年在开学不久后带回全年日程表,他们会被潜移默化地认为:有计划是理所当然的。
全年日程表,还不够,家长及老师从开学第一天就告知孩子,一整年会经历什么,让孩子有个BIG PICTURE。
10. (社会课)外出参观学习也要提前数日制作一个说明册,写有课程时间、地点、要求带的东西、日程表、以及课程目的。这个说明册是学生自己编写并完成印刷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实施参观体验之前,已经通过制作说明册了解了相关的历史知识。
11.日本学校的任何活动都先有一本说明书,不论活动大小,哪怕是去看一场儿童话剧的演出,也会有一本说明书。……临海手册简直就是一个剧本,而且几乎是分镜头剧本,无需老师在每个环节做说明,同学们看着剧本演练就是了。……看儿子的手册更会惊讶,每篇日记都有不止一位老师的评语,还包括几位担当游泳辅导员的毕业生志愿者的评语,评语的文字量绝对超过了日记本身。老师和游泳辅导员都是在学生就寝后批复日记的,64名学生的每一篇日记都经过了近十人之手。
说明书(兼活动手册)文化: 1. 学生可以不依赖老师,因此自学能力大大提升。2. 及时记录。 3. 活动的自主学习手册化(让我想起 新学校的 教学手册)。值得一试。尤其是对3年级以上学生。比如参观科技馆。发一个手册。 4. 手册是学生做,还是老师设定,可根据情况
12.国立小学下午下课后不能马上回家,有一个重要内容,叫回家会。40分钟。除了一些学校通知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在回家会上总结和反省当天的校园生活,而组织反省的不是老师,而是值日班长(每天轮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特点。……通过早会和回家会,学生多了发言的机会,促进了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和领导能力也随之加强。
每天40分钟的回家会,非常有价值。 1. 反省一天所学所得。 2. 表达及组织能力的每天锻炼(由学生组织)。3. 如果加入反思工具,并及时记录,效果一定更好。
13.(小学)毕业季全力以赴(ALL OUT)写作10万字的《成长记》,这也是该国立小学引以为傲的传统之一,每位六年级小学生都要写一本自己的10万字成长故事,内容包括从出生到小学毕业的事情,目的在于让孩子通过回顾自己的12年,确定未来的奋斗目标。(成长记的第一部分是《诞生篇》,通过采访父母写成。)
每个六年级的毕业生都要完成10万字的《成长记》实在非常赞。1. 是一个写作类的PBL 2. 可以从三年级,甚至一年级开始就提前做准备。(孩子从一入学就非常清楚)3. 每天的日记也成为《成长记》的主要素材。 4. 《成长记》当然远不是练习写作,而是记录人生,知道自己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未来的路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