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美博弈

陆蓉的行为金融学课,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金融思维。

选美博弈

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选美博弈”理论说的是在一场选美比赛中,很多美人依次出来展示。作为观众一员,需要票选出一人。如果选的这个人获得了最多的选票,成为选美皇后,那你就会得到最多的奖金。

会选你认为最美的那个人吗?不会,因为目的是赢得这场比赛,所以会把票投给那个你认为别人心目中那个最美的人。而别人也不会把票投给那个自己认为最美的人,而是会把票投给他们觉得,别人心目中那个最美的人。

所以,做选择的时候,其实是在猜别人,这就是选美博弈。

金融投资其实就是在猜别人。你认为别人是怎么想的,比你是怎么想的,更重要。

股票市场就是个选美博弈

钱用来买那个觉得最好的股票吗?

不因为想盈利,所以,应该把钱用来买那个认为,别人觉得最好的股票。

金融投资选什么资产,并不取决于认为资产的价值如何,而是取决于认为大家觉得这个资产的价值如何。

怎样根据他人心理来“聪明”决策?

如果是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他会卖空这只股票,因为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

但在现实中决策,卖空这只股票不会是个好策略。如同选美博弈一样,你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觉得谁美或不美并不重要。

当觉得大多数人都觉得它会上涨时,就应该买入。

现实中的这种决策方式不能算是理性的,因为理性人只根据资产的价值来决策;但是,这种决策也不是非理性的,因为这样确实可以获得盈利。

就把这种决策方式的人称为“聪明投资者”,既区别于理性人,也区别于非理性的人。

一篇关于“聪明投资者”的文章,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国外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称这种投资方式为“聪明钱”效应。

索罗斯的投资方式就非常类似于“聪明投资者”,在价格已经超过价值时,只要预期大众心理会进一步推高价格,则会进一步追买。

而巴菲特的投资方式更类似于理性投资者,他能够在股价还没达到价值位时,先人一步看到未来投资价值而先行布局,但会在股价到达价值区间前退出,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价值投资。

中国的股票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相对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发达市场,更加不理性,价格超过价值的情况更为常见。

怎么看市场,其实并不重要;觉得其他人怎么看的,这才重要。所以,多花时间研究心理学,与花时间研究投资对象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在投资市场中,有很多看起来复杂的情况,但其实,如果你换一个决策立场,站在他人视角上,用心理学来思考,就很容易理解,并且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